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圣女贞德节

法国巴黎南部100多公里的卢瓦尔河边,有个城市叫奥尔良,500多年来,每年58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纪念圣女贞德。   

14世纪时,由于王位的继承问题,法国与英国爆发了百年战争。当时,英法战争已经相持了80多年,法军节节败退,英军占领了要塞奥尔良、巴黎和法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法国伏安瓦王朝统治岌岌可危。   

这时候,法国却出现了一位圣女贞德,奇迹般地挽救了法国的命运。   

贞德,又叫冉·达克,是15世纪初法国北部的一个农家少女。传说,她在13岁时,得到了神的启示:“你必须挽救法国!”到布尔日接受了僧侣和神学家的各项考验。贞德17岁的时候,正当法国处在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她不畏强暴,求见了尚未加冕的查理王子,自称是上帝派来解救奥尔良城的,要率兵收复失地。贞德的坚定信念和勇敢的行为打动了查理王子,于是授命她率领军队去解救已被英军攻陷的要塞奥尔良城。她披甲上马,执戈领军,浩浩荡荡地出征。于是‘‘神的少女使者”之名传遍法国兵营,士气为之大振。经过10天鏖战,终于在142958日击败了英军,收复了奥尔良城。接着,继续扫荡各地英军,9月收复里摩日,查理七世才得以接受加冕,成为全欧人民共同承认的法国正统国王。后来,当贞德乘胜前进攻打另一个城市时,不幸被俘。可是,度过了亡国命运的查理七世忘恩负义,坐视不救。贞德受尽折磨,最后被教会判为“异端”和“女巫”罪,于1431530日在火刑柱上就义。   

贞德的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仇恨,人民浴血奋战,于1453年收复了全部失地,结束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年战争”,贞德从此也获得了人民的尊敬。   

贞德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人们称它为圣女,以为她是上帝派来拯救人民的使者,后人又称她为圣女贞德。可是,更多的法国人把这位纯洁而富有远见的农家少女,看作是法兰西民族的象征。       

贞德节的庆祝活动,从429日起,一直持续到8日。这正是贞德出兵攻打奥尔良城的日子。   

节日期间,奥尔良的主要街道,张灯结彩,挂在窗上、门前和街道两旁的国旗、省旗和彩旗,色彩缤纷,迎风招展。马特瓦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高7米的贞德纪念碑,上面的铜像是贞德骑在一匹骏马上,身披盔甲,手持长剑,英姿飒爽。   

58上午10点钟,人们聚集在纪念碑周围的广场上,当军乐队一声号响,游行开始了。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央和省市的各级官员,接着是身披红、白、蓝三色披肩的地方官员,紧跟着是几十名胸前挂满勋章的卫国将士,边走边同观众招手致意。        

突然,鼓乐齐鸣,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贞德”骑在马上走过来了。她身披盔甲,手举三角旗,周围,成百名将士簇拥着,全部是中世纪装束。仿佛把人们带到了当年卫国战争的年代。   

在勇士队伍后面,是那些来自各地的民间代表,他们有的穿着古老的民族服装,绚丽多彩,载歌载舞;有的穿着棕色的粗呢衣服,是当年农民的装束。   

扮演贞德的姑娘是由“节日委员会”每年从奥尔良市民中挑选出来的,但要具备以下条件:年满17岁的少女,外貌美丽,举止大方,品学兼优。被选上扮演贞德的少女感到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少女虽然身披盔甲,手持长剑和旗帜,负担很重,但感到十分愉快,因为贞德的精神在激励着她,使她忘记了疲劳。

相关资讯

文化百科论坛

拿起笔写下,你知道的民俗故事吧!也许你读了许多书,走访了许多地方,了解了许多民风民俗,也许你只 是对某个民俗故事一知半解,没关系,加入我们会让你更加了解各地的民俗,发现世界的奇妙!

你来评论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