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年节
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别致而风趣的活动,叫“舞春牛,耕作戏”。
新年正月初一,姑娘们穿上了漂亮的花衫、花裙,戴上精 致的银饰;小伙子也穿上了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来 表演“舞春牛、耕作戏”。
春牛的牛头用竹篾编成骨架,糊以黑纸;牛身用画有黑色 漩涡状毛纹的深灰布拼缝,由两个身强力壮的男青年支撑着 进行表演。舞春牛一般都有锣鼓队、表演耕作农事的舞蹈队 配合。锣鼓队在前,春牛居中,耕作队随后,依次游村串寨表 演。每天一处,寨上男女老少都盛装夹道欢迎,在一片“春牛 舂牛,黑耳黑头,犁地耕田,越岭过沟,常年勤劳,五谷丰收”的 歌声和欢呼声、锣鼓鞭炮声中,将舞春牛、耕作戏队伍簇拥进 表演场地。 演出开始,先由春牛在场上绕圈子、刨蹄、晃角、甩尾、滚泥。接着由舞蹈队表演耕作戏,只见三个青年出场,一个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荷锄农夫,他们随着锣鼓声的节拍载歌载舞,表演犁田、耙田、播种、插秧、追肥、耘田、割禾、打谷等舞蹈动作,同时齐唱“二十四节气农事歌”。为了助兴,观看的男女青年则齐吹木叶伴奏
舞春牛,耕作戏自始至终表现着生产劳动的紧张和欢乐气氛,生活气息极为浓厚。它提醒瑶家各寨各户:春回大地,不误农时,要做好备耕工作。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