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不得的愚人节
在西方国家里,每年4月1日是“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说谎骗人、开玩笑,而不需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
据说,这一奇特风俗起源于罗马的一个神话:“谷物神”色列斯的女儿普西芬丝在天堂乐园玩耍时被冥王普鲁托掠走;色列斯听到女儿呼救,赶去寻找,却白跑了一趟。
另一种说法是,愚人节是由于历法改变形成的。中世纪时,欧洲通用儒略历,庆祝新年的活动从3月25日开始,到4月1日结束,4月1日是送礼日。1752年,当时全世界通行的格里历开始颁行,新年移到了1月1日。可是,某些爱恶作剧的人却仍在4月1日这天以赠送假礼物取乐,于是后来就发展成为“愚人节”。
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几乎都有“愚人节”。苏格兰人称那些在“愚人节”受到作弄的人为“布谷鸟”;法国人称被作弄的人为“四月鱼”,这是由于四月刚孵出的小鱼,一见鱼饵就容易上钩的缘故。在愚人节,刚到伦敦不久的外地人,常常会被骗至莱因斯特花园相会,结果扑了个空,原来,这个地方早已修建成了地下铁道。
每逢这个节日到来之前,欧美国家的一些商店会别出心裁地提供许多花样的商品。例如,出售一种坐上去就会发出刺耳噪音的坐垫;一种划着后会变成烟花的火柴,以及为在舞会上装出另一付面孔的人准备的肉瘤、假鼻子、眼镜、胡子和油灰等。
恶作剧者常常喜欢用录音磁带捉弄人。先录下一场戏剧性的争吵声,当客人们纷纷来到客厅里,男女主人假装去厨房,然后转入客厅后面的起居室。突然,从厨房间传出激烈的争吵声,客人们作出了种种不同的反应,主人则偷偷地在一旁察看动静,弄得客人啼笑皆非。 据说。有一个男子在每年的“愚人节”里,总要为一些具有奇异特点的人举行午餐。有一年,他和三个职业不同,绝无共同兴趣的三个人进餐,直到最后端上来的奶油蛋糕吃完以后,客人们才意识到自己未被邀请。
法国有一个著名的恶作剧者叫格里莫·雷涅赫,愚人节时,他举办了一个模仿葬礼而精心安排的聚餐会。在用黑色装饰的房间里,一个灵台放在餐桌的正中央,让宾客们没完没了地进餐。一些送葬者被邀请来注视着进餐的宾客。主人担心有的客人会不习惯这种气氛而提前离席,便关上了所有的出口,宣布在晚宴结束前,谢绝任何人退席。
愚人节正当春分时节,人们为了迎接春天,还要举行庆祝活动。在丹麦,一年一度的愚人节的化装游行队伍,吸引了人们。哥本哈根的市民戴着面具,穿着各种光怪陆离的服装参加游行。可口可乐汽水公司则乘机利用愚人节大做活动广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