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花炮节

花炮节是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花炮节的日期因地而异,广西程阳地区是农历正月初三,光辉地区在正月十五,梅林地区是二月初二,斗江地区在二月十五,三江富禄地区是三月初三,林溪地区为十月二十六日。   

三江地区的花炮节,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当时的广西三江已发展成为商业集中点,该地商人为了招徕顾客,便利用这个节日,燃放花炮来吸引四邻的群众。按照规定,夺得花炮者,除了能得到荣誉外,还有酒、肉、蛋等奖励。   

节日前一、二天,远处的人们纷纷来到聚会地点附近的亲友家住下。节日清晨,在通往燃放花炮广场的路上,行人穿流不息,山货担子挑来了朱红的杉木箱、黄橙橙的木桶、美观的风头扁担和编制精致的竹器。侗族姑娘结队来了,她们身穿侗布制作的六层镶花边衣裳,束围腰,挽发髻,佩戴耳环、项圈、项链和手镯等银质手饰;小伙子们穿着自+内衣、九扣蓝靛服、解放鞋,也蹦蹦跳跳而来。附近的苗、瑶、壮、汉等族人民也纷纷赶来,与侗族人民一道欢度佳节。   

花炮节的主要活动是放花炮。花炮分头,二、三炮,系专门工匠所做,是用竹篾扎成的花篮状物,约高五尺,宽三尺余,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用火药做成的圆筒花炮,一是用铁丝绕成的铁圈,有茶杯口大小,外用各色丝线包扎。铁圈套在花炮上,再将花炮系在镜屏的中央。镜屏周围披红挂绿,十分鲜艳、美观。燃放时以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花炮降落时,观者蜂拥争夺铁圈,这叫做“抢花炮”。   

抢花炮有它特定的规矩:以寨为单位事先报名,队数不限,队员则由各寨挑选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组成。每队十到.二十人,各队人数相等。入场时须脱下外衣长裤,以方便行动。抢花炮时不准打、踢、拳击和带利器。如发现某一队员违反规则;即取消该队抢炮资格。   

节日早上十点过后,山坡下,江岸边,人山人海。放花炮前,由老人们抬着镜屏、彩礼(有红蛋、糯米粑、米酒、猪肉之类)和花炮,在芦笙队簇拥下,由狮子队在前头开路,随后是几十个青少年,各执一根长杆子,杆上各挂四、五千发小鞭炮,边走边放,队伍穿街游行,或绕寨一周,然后到预定的场地。场地以一百米为直径划一圆圈,运动员就站在圆圈起跑线上。这时由一队男青年作“仪仗队”,他们穿一色的青衣、白裤,扎绑腿,腋下背着绣花荷包和盛火药的葫芦,.胸前挂着银链,头上插着树叶,先鸣放一阵粉枪,然后开始点炮。每放一炮之前,先鸣放小鞭炮,预示各队注意站好有利位置。当一声巨响后,铁圈掉下来时,抢炮的队员象离弦之箭冲去争抢。突然,一个小伙子,在队友的掩护下,突破对方的堵截,双手高擎花炮圈,直奔指挥台,获得了胜利。立时,全场爆发出雷动山川般的欢呼声。指挥员验明铁圈,高声宣布夺得第一炮的优胜者姓名,这时全场鼓掌声不绝。老人向优胜者颁发镜屏和彩礼。鼓乐声中,三位胜利者同伙伴一起,扛起花炮,象凯旋的英雄,迈开健步,开始最后的游行仪式。按照侗家传统,优胜者第二年要制作一个新的花炮台于节日的当天送到现场,叫做“还炮”。抢花炮这种活动,不仅拼力气比耐力,而且赛智慧,往往要智勇双全的队才能夺魁,   

放过花炮后,便开始各种游艺活动:舞台上演出精彩的侗戏;芦笙队进行芦笙比赛;青年男女有的比赛射击,有的向对象倾诉爱情;小伙子在球场赛球;猎手们打靶品评猎枪;而最有侗族情趣的莫过于“斗鸟”和“多耶”了。   

斗鸟声势很大,成百上千的鸟笼,八个一圈,十个一团的会集在一起,整个草坪,成了鸟的世界。斗鸟时,先是隔着笼门相斗,一如果两只鸟势均力敌,就打开笼门,让它们搏斗。这时候笼门对笼门,两只鸟从这个笼打到那个笼,又从那个笼打回这个笼。如果有一方输了,它就低垂着尾巴在笼里打圈圈,发出“咯咯”的呼救声。胜方则翘着尾巴紧追不放,发出“咕咕”的威逼声。百战百胜的鸟,被人们誉为“鸟王”。“鸟王”的身价很高,可换一头水牛犊,而它的主人往往还不愿意呢l    多耶,是侗语,“多”含有“唱、舞”等意思,“耶”是侗族民歌中的一大类,称为“团歌”,又叫“踩歌堂”。按规定,女唱男答。每一组女唱三支,男答三支。女队唱时手拉手围成圆圈,合唱一句,重复一句,两声部合唱,唱一句挪一舞步。男队唱时,手攀肩围成圆圈,边唱边舞,领唱者领唱一句,歌队重复末尾三字。男方要答女方的歌意,步女方的歌韵,所以要有敏捷的歌才。

相关资讯

文化百科论坛

拿起笔写下,你知道的民俗故事吧!也许你读了许多书,走访了许多地方,了解了许多民风民俗,也许你只 是对某个民俗故事一知半解,没关系,加入我们会让你更加了解各地的民俗,发现世界的奇妙!

你来评论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