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走一走,人生志气长一长
云南,一块自幼向往的神秘沃土。直到人生的后半辈子,才得良机,沉浸其七彩迷漓的古老风情之中。
中国作协海外联络委员会白舒荣发起,自北京点名组团,昆明黎家出身的资深学者陈志鹏主持的“鹏立爱心文化工作室”全力响应,一群年青的爱心人士出钱出力,联合地方县政府力量,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作家近40人,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邓友梅任团长,於今年4月7日至22日涉足云南西部采访。
祝酒歌
吊唁了抗日“国殇墓园”,瞻仰了滇西抗战纪念碑,与当地学人座谈交流,穿越那“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沐浴了傣家泼水节,观摩了丰盛的多民族歌舞表演,参观了大型恐龙谷原址博物馆,流连於东方人类祭祖坛,游览了奇幻的土林、高泻的瀑布,配戴上来自缅甸的翡翠,亲临脱离原始山居、住入适宜民居的农家猪圈鸡场,给盛装的少女拍照,与开屏的孔雀合影,获高僧合掌祈福,得礼仪酒歌款待,品原生态鲜果美食……,最后与黎家一同围着篝火欢舞高歌。
17天马不停蹄4千多公里云月,走过德宏州、保山市、楚雄州所辖的20多个县。一路走来,看得越多,才发现自己知道得越少。特别是有关南洋机工在连天烽火中回国增援抗战,国军奋勇当先,严酷的滇缅大战。前所未闻的历史真象在我出国之后逐步掀示。令心绪凝重,热泪盈眶。时代的进步使长久烟消的抗日英魂得以昭雪祭奠。云南,不仅仅是想像中丰富多彩的民风热土,而且是抗日战争残酷拼搏的热血之土,历历在目的见识还证明,云南是东方人类发源的故土。
笔者与义务领队小赵
身在海外,宣扬中国文化是我的使命,未料云南如此丰厚的文化沉淀,使我震惊不已。我是艺术家,比较敏感於美好的形象。我们结识了许多少数民族干部,惊讶於其中多位成熟的女书记、女县长。而且所有的干部个个都是帅哥靓妹,年轻、漂亮,能歌善舞,说普通话好得同汉人一样。20多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亲如一家,共同致富,惊喜之中又产生创作成画的冲动。
彝族资深学者陈志鹏
虽然远隔千山万水,身在海外也感受到云南改革开放的喜人进展。2001年春节,云南省歌舞团在汉堡演出,没有熨平的布衣布裙让人心中不是滋味。而今舞台风貌大变,编排演出、着装化妆、布景灯光,满眼跟上时代的体现。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富民强的实力,好不叫人惊叹。
陈若曦、严浩廖、吴玲瑶、王楠、尤今与笔者
翻山越岭的车程中,我们也看到联绵的土坯草房,步入坑洞式无门厕所。姚安,我们走过的地方,7月地震增加了我们的挂牵。我们深信,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落实,文化教育的普及,民族干部的成长,少数民族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切困景都会很快成为过去。
不讳地球上发达的国家城市要向世界标榜自我,弱势地带也拍着胸膛奋起争衡。大步迈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本土的多方声势洪流中,云南成为其中头角多面的佼佼者。各路见闻信息、报导专题常见云南。
作协副主席邓友梅与笔者
云南,特别是滇西边陲窝角,德宏、保山,再加楚雄是我们人生当走一走的圣土。尤其在这块圣土尚未全面开发之际,更值得年青人亲身体验一下。远离大城市,融合大自然。直面古今巨变,寻根问祖,感受淳朴民风,缅怀走过沉寂的先烈,在思考和对照中健全一个高瞻远瞩,步履铿锵的人生观笔者在元谋遗址
海外子弟常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云南走一走,答案如明月上脸,你的信心、志气,从脚底升起。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