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 - 名称由来
在中国民间,人们乐于对皇帝处理政务的金銮殿展开想象,说金銮殿的地面都是用金砖铺成的。从字面意思和绝大多数人的理解来讲,显然,这金砖就是用金子制成的砖。其实,此金砖并非金子制成的砖,而是来自干窑的京砖。
在《金砖墁地》中,对此有专门记载:“京砖,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又因砖运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被称之‘京砖’后逐渐走向民间富户。”
关于“金砖”名称的由来,还另有一种说法:在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开始为营建北京城做准备工作,皇宫里的地砖勒令由苏州等五府烧制),京砖的价格非常昂贵,一块砖要卖50两银子,远远不是一般富庶家庭能够消费得起的,因而人们用“金砖”来代指它。当时,民间有所谓“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金砖”即由此而得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