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创作来源
短短近6分钟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央视春晚直播,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21个聋哑演员成了耀眼的明星。原
创《千手观音》的舞蹈编导、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透露该节目创作源泉出自云冈石窟。让人意外的是,该舞蹈是由9男12女共21名聋哑演员心手合一练出来的。
舞蹈编导张继钢透露这是他2000年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创作的,为了保护艺术团聋哑演员的利益,他们还专门把舞蹈《千手观音》申请注册。“我的家乡是山西,经常去云冈石窟采风,观音千手形态可以说酝酿了很长时间,但直到2000年我才开始创作,“千手观音”素材就来源于云冈石窟。”张继钢说,最初的“千手观音”只有11、12个聋哑舞蹈演员,经过几年的锤炼,最后才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专场演出的保留节目,已在40余个国家演出。张继钢说,“千手观音”上春晚是央视邀请的,这是春晚中惟一一个没有经过审查、直接参加彩排的节目。
张继钢说《千手观音》由12名女演员和9名男演员共同演绎。“春晚版《千手观音》只有5分54秒,删掉了雅典版无双臂演员的情节,手臂变化首次贯穿始终。”张继钢说,与雅典演出不同的是,在春晚演出的“千手观音”舞蹈动作进行了一些改编,音乐也换了。
由于聋哑人听不到声音,又要求动作统一协调,所以在演出的现场,有四位艺术团的手语老师分别位于舞台四角用手语指挥聋哑人演出,虽然她们听不到音乐,但是手语老师就是她们的耳朵,她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用优美的手语传达给观众。
相关资讯
《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
籍贯:湖北
出生年月:1976年11月
毕业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装潢设计专业
职业:舞蹈演员
职业经历
1994年-1998年,湖北美术学院本科
1998年-1999年,武汉第一聋哑学校教师
1999年-2003年,进入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艺术团
2003年,正式调至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奋发文明进步奖”个人文艺奖
现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邰丽华来自湖北宜昌,两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失去了听力。此后,她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自己却茫然不知。直到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蒙着眼睛,玩辨别声音的游戏,她才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7岁时,邰丽华进入聋哑小学。学校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叫律动课,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达给学生。“嘭、嘭、嘭”,有节奏的震动通过双脚传遍小丽华的全身。邰丽华说,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幸福体验撞击着她的心。她趴在地板上,用整个身体去感受这最美妙的声音。从此,舞蹈成了她看得见的彩色音乐,也成为她表达内心世界的美丽语言。
邰丽华15岁才开始正规的舞蹈训练,由于听不到音乐,只能靠教练的手势和自己的感觉去跳。训练中,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1994年,邰丽华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学习装潢设计。她听不见老师讲课,就坐在第一排用眼睛看,看老师的口型和板书,课后又借同学的笔记抄写领会。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美术专业的学位,还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设计的酒类包装还在湖北得过奖。迄今邰丽华已到30多个国家演出过。前年,她和一位电脑工程师组成了幸福的家庭。邰丽华说,失去了听力令她不便,但拥有了艺术,舞蹈就是她和外界沟通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