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rss
致富信息
频道简介
您当前的位置:-> 致富信息 -> 成功故事
小老板“吃”出的创业经
时间:2011-01-05 11:21:38来源:作者:

对希望踏入创业大门的市民,第一步的选择很重要。昨天,本报应读者点题,与热情创业服务中心合作,举办了在“吃”的行业创业的讲堂活动。果然,参与者爆满。经精心准备,讲堂活动邀请了几位创业时间不长,起步资金很少的小老板,上台介绍经历和经验。市民反映,他们多数人一年前和我们一样,也面对着选择,在餐饮业努力拼搏,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他们的今天,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明天。在现场,讲堂活动还邀请了一些小项目持有者做演示,专家对市民做创业知识辅导。在热情的交流和议论中,不少市民说是上了一堂生动直观的教学课。

打工姑娘1万元起步做豆浆

人物:王敏,苏北姑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天,她经亲戚介绍来宁打工。她当过服装销售员,在宁成了家,如今有了一个3岁的宝宝。去年,她觉得打工生涯不是她理想的生活之路,特别是钱不够用: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开销多了。于是她参加了创业班培训,急切想创办个企业。

故事:去年4月,王敏参加了热情创业服务中心培训班。开学第一天,她就问老师,我干什么好?她有许多设想,如开个建材店,或服装店等。老师开导说,等你上完课,也许你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果然,培训班结束,王敏有了想法。她觉得,开个建材店,起码要十万元,自己无法筹集这笔资金。可做个吃的生意,门槛低得多。她选择做豆浆生意。老师说,这个行业要吃苦,王敏说,我从苏北农村来,不怕吃苦。她投入一万元,购齐了豆浆机、封口机等。

在经营模式上,她走出了新路。她满街跑,联系早点店,和老板说,我生产优质豆浆,可送货上门,还让老板试卖。不久,有的老板成了她配送的客户。做豆浆确实辛苦,每天夜里,家人还在睡觉,她就起床泡豆子、打浆、煮浆。有时也想多睡会儿,可一想,豆浆要准时送货上门,失信就是失掉市场,就再也躺不住了。

今年初的一场大雪,道路积雪难行。一天,王敏骑着电动自行车,车后驮着6保温箱豆浆,从家到新街口送货,走了一个多小时。返程时滑倒,保温箱散落一地,她急忙收拾好再走,到家才发现膝盖青了一大块。

随着客户越来越多,小王雇了辆货的送货,人轻松多了。她又开发了为单位配送早餐业务,一份豆浆加上一份肉松面包,准时送到客户手中。目前,她又租了一处固定门店,9月份开张,供应豆浆、包子等。在她的车间,有一些失业的中年妇女在打工。王敏对她们说,你们学会了技术,我支持你们开店。王敏认为,南京市场这么大,她一个人做不了,应该帮助大家做;大家也互相帮助,共同富裕,这样的早点生意越做越甜蜜。

打工一年就开了个麻辣烫店

人物:孙承路,9年前离开家乡山东枣庄到江苏丹阳打工。小小年纪离乡背井,可见生活之路不轻松。可他仅打工一年,就做起小生意,从街头烧烤开始,到开了个麻辣烫店。生意做起来,也赢得爱情,娶了个丹阳妻子,成家立业。昨天,小孙是到南京品之源学习小吃技术的,他从报纸上看到有扬子创业讲堂活动,赶来参加,并被邀请发言。

故事:小孙说,他与扬子创业讲堂有缘。今年4月份他看到扬子晚报登出的讲堂活动,内容有小吃技能培训,就动心了。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网上热销产品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