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本文所要讲述的这八名大学生,还在广西柳州一家效益不好的工厂,拿着微薄的薪水,在流水线上做着小学毕业生都可以胜任的机械式工作。是就这样守着半死不活的单位熬下去,还是辞去公职,搏出一片人生的精彩?他们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毅然选择了后者。
如今,他们辞职后成立的雅维奶业公司已经拥有两家乳品厂、一个奶牛饲养基地和一家营销公司,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此外,该公司还解决了一个镇一百多名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宝贵的“团队精神”。因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个人英雄时代早已离他们远去,“孤胆英雄”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想法也落伍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创造辉煌的明天——
兄弟,我们每月凑300元钱,你大胆去闯
1992年9月,欧振宏从武汉市轻工技术学院食品专业毕业后,在广西柳州一家啤酒厂找到了工作。与他一同分配到该厂的还有吴敏、张体华、覃竹丘、郑博强、韦志生、颜辉和莫明规等七名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八人分在同一间宿舍,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铁哥们。
在啤酒厂,欧振宏先是干了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然后就被调到车间的流水线上当工人。他每天重复着机械的流水线工作,不仅知识学无所用,而且工作也毫无创新的乐趣。更令他失望的是,啤酒厂的效益不好,常因无事可做而给工人“放长假”,自然他们每月的薪水也就少得可怜。
在百无聊赖的“假期”里,已有家室的工友们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翘首等待厂里的上岗通知。欧振宏等八名单身汉无处可去,只好窝在凌乱的工厂宿舍里一起回忆大学时代的理想和抱负。那时的他们意气风发,对未来的生活蓝图有着多少美好的设想啊!可在这家半死不活的企业里,他们空有豪情万丈,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为此,大家都觉得十分悲哀。
一天,欧振宏对其他七位室友说:“我们也算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难道非得在这个没啥前途的厂里天天等着上班,像妃子等待皇上的宠幸一样吗?”他的话立即引起了其他七人的共鸣:“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棱角都要被磨平了!”
欧振宏趁机鼓动他们道:“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干脆,我们辞职出去闯一闯!”此言一出,群情激奋,其他七人非常赞同欧振宏的意见,也纷纷嚷着要辞职。然而,辞职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八人的生计问题。为了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他们商量后决定,由欧振宏先辞职,等事情有了眉目之后,大家再一起辞职。在欧振宏这段探路的“真空”阶段,由另外七人每月共出300元“养”着他,时间从1997年5月起,直至欧振宏有了收入为止。
一切商量妥当后,欧振宏立马写了辞职报告。哪知,一石激起千层浪,欧振宏的“壮举”在厂里引来一片反对之声。工友们不无担心地问他:“你辞职之后去喝西北风啊?现在找工作这么难,下岗的人又多,有个单位已经不错了。”
欧振宏每每听到这些诘问,只是一笑了之。可他的“叛逆”也引起了家人的“公愤”——六旬老父气得大骂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母亲更是为儿子做的“蠢事”气得直哭。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