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山东 “股份文化”闹红宁阳农家日子
时间:2009-12-31 09:54:01来源:作者:新生
在山东省宁阳县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把多年积攒的书籍贡献出来建农家书屋,人们“凑份子”建起了剧团,合伙搞文化旅游发起文化财……如今在宁阳县农村,靠“凑份子”建书屋、组建文艺团体、合作搞文化旅游的方式越来越受农民欢迎,当地人称之为“股份文化”。就是这种“股份文化”,把农家人的日子闹得红红火火。
“攒”出农家书屋
近30平方米的小屋窗明几净,靠墙的4排大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3000多册图书,10多位前来借阅书籍的村民把书屋挤得满满的,他们有的在聚精会神地伏案阅读,有的在认真挑选要借阅的书籍。冬日里,该县宁阳镇任家村的农家书屋里人来人往。
说起书屋里的书籍,书屋管理员任庆栋告诉记者主要有三个渠道,一部分是村里花钱买的,另一部分是上级部门无偿捐赠的,剩下的都是村民们“攒”出来的。
“你的书我的书放到一起大家交换着看,一本书就成十本百本了。”自从村里号召大家“攒书”,上到八旬老人,下到小学生,都纷纷把自己积攒了好长时间的图书拿了出来。短短几天就“攒”了1500多册,涉及科技、文化、历史、小说等方方面面。由于村委会条件有限,村党支部书记赵西静就腾出了自家的小院,请木匠做了书架,就这样,任家村的农家书屋诞生了。
为保证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转,书屋管理员向村民们派发了“借阅证”,每天上午8点到9点,下午5点以后,村民们都可以凭“借阅证”前来借书、阅读。渐渐的,“图书馆”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来此读书看报的络绎不绝。
像宁阳镇任家村这样的农家书屋,目前在宁阳县已有104家,拥有各类书籍5万余册,其中60%为农民自愿从自家书柜里拿出来的。
“凑”出小剧团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的好消息……”11月5日下午,宁阳镇东关社区文化一团戏曲演唱像往常一样开始了,铿锵的锣鼓,激昂的唱腔,把20平方米的小屋闹得生动欢腾。
老戏迷单老汉说:“自打社区建起这个剧团,俺差不多天天来唱戏,一天最少一个小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好日子俺老头子就得唱着过!”
陈洋功、宁方河是社区里的两位文化带头人,平常就喜欢带着大家伙出来唱唱戏,演演节目。去年,社区成立了文体互助合作社,他俩带头入社成了社员,并且牵头成立了文化一团、二团,每个团都有十五六个人的规模。小剧团成立之初,团员们纷纷解囊“凑份子”,从家里拿来了锣鼓钹镲等各式乐器,购置了锦衣凤冠各类行头。置全了装备,小剧团唱起戏来底气更足了,每天下午3点准时开演,还唱出了社区,唱到了县里。
东关社区“凑”出了剧团,大磨庄村则“凑份子”办起了村晚。今年元宵节期间,磁窑镇大磨庄村200多户村民一户不落的,你五十我一百“凑”了7900元钱办了一台文艺晚会,让大家伙过上了一个热闹的元宵节。
眼下,走进宁阳县的许多村庄,都能看到“凑”出来的剧团,“凑份子”组织的文艺演出。目前,这里已发展起60多个乡村文艺团体,他们自编自排了一大批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秧歌、小品等节目,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传播了党的方针、政策。
“合”出文化旅游
卢爱英是葛石镇有名的“山大王”,她承包五重山10余年,在山上栽植各类林果树木15万余株,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
这几年,卢爱英手里有了一些积蓄,看到时下文化旅游成了消费的热点,特别是城里人总想着到大自然中去放松放松。她心里一动:五重山是一块风水宝地,搞旅游开发肯定能吸引不少游客。说干就干,自己的钱不够,她又招来了济宁一家房地产商合作开发。
按照双方约定,卢爱英以山林承包经营权作为股份入股,济宁房地产商则投入1.6亿元,携手开发龙马寨文化旅游。卢爱英所在的葛石镇也看到了搞文化旅游的广阔前景,便加入了“合伙”的队伍,投资200多万元作为“公益股”,负责为龙马寨修路、通水、架电。
眼下,富裕起来的宁阳农民纷纷“合伙”挖掘文化内涵,兴办旅游景点,农民投资文化产业在该县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宁阳县因势利导,引入“股份”的理念,形成了政府、集体、个人共同投入的新格局。目前,该县从事各种文化产业的农民达1万多人,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1348户。刘君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网上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