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缁夊秶灏撻崗缁樼暫|绉嶇尓鍏绘畺|璇疯緭鍏ュ叧閿瓧|閲嶅簡|请输入关键字|

您的位置: >首页 -> 流通企业 -> 合作社

推荐企业
杭州市土特产集团有限公司

简介:杭州市土特产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生产资料为主的商贸企

网址:http://www.hz-tt.com

宁波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简介: 宁波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宁波市社)已具有近50年的

网址:

山东胶南珠山绿洲农资超市

简介: 我公司立足农村,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广大农民提供优

网址:http://www.ampcn.com/show/index.asp?id=160667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简介:贵州省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4年7月,是全省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

网址:http://www.gzcoop.gov.cn/

天宇农资商店

简介: 黑龙江马铃薯大豆总经销克山县天宇种业于2000年成立,位于

网址:

桦南县白瓜籽合作社 所在城市:
  •  
  •  
  • 企业性质:
  • 所属行业:
  • 成立日期:
  • 所在城市:
  • 企业法人:
  • 公司地址:
  • 员工人数:
  • 公司网址:
  • 注册资金:
  • 公司联系人:
  • 公司电话:
  •  
  •  
  • 更多联系信息
公司简介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眼点 努力实现瓜农的互助与联合
    桦南县白瓜籽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是在范春同志的带领下,瓜农自发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组建的初衷是提高瓜农自我服务能力,拓宽白瓜籽销售市场,增加瓜农收入。合作社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充分发挥了自我服务、市场调节、风险保障等作用,带动了瓜农实现增收,也促进了全县南瓜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白瓜籽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3,690名,辐射全县80%村屯,2006年合作社社员种植白瓜籽面积达到96,390亩,实现白瓜籽产量6000多吨,社员实现增收近2000万元,户均增收1460元。几年来,白瓜籽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作用不断完善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已发展成为瓜农信得过的贴心组织。

    一、自发组建,自愿联合,确保瓜农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

    桦南县是半山区农业县,坡耕地面积较大,适宜于白瓜籽种植,大面积种植白瓜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2002年全县白瓜籽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但由于农户分散种植,缺乏统一的科学技术指导,白瓜籽的产量较低,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不高。当时虽然全县白瓜籽种植面积较大,但白瓜籽市场销售价格较低,农户抗灾、抗风险能力较差,白瓜籽产业没有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如何将白瓜籽产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也反复研究和探索各种促进发展的途径。2003年在从事多年白瓜籽研究工作专家范春同志的倡议下,经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协调,采取瓜农自愿参加的形式,成立了桦南县白瓜籽合作社,合作社对社员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为瓜农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主要在科技指导、农资供应、资金协调、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联合与合作,确保瓜农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合作社成立后,当年社员就发展到1210名。三年来,合作社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通过建立科学服务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白瓜籽种植的科技效益;通过建立保险机制,减少瓜农经营风险;通过建立产品销售机制,提高了瓜农市场效益;通过合作社把瓜农和市场有机联结在一起,使全县白瓜籽产业形成了规模优势、价格优势,形成了整体闯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白瓜籽产品还远销到东南亚、中东、美国及台湾地区。在白瓜籽合作社的带动下,桦南县白瓜籽产业正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

    二、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确保瓜农得实惠

    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主要在于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是否能够落实到位。桦南县白瓜籽合作社围绕服务瓜农这一中心任务,全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优质服务机制,使合作社真正发挥作用,瓜农真正能够受益。

    首先,加强民主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有利于民主管理的原则,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负责制定发展规划、财务管理、科技指导、销售服务等全面工作,监事会负责监督、审查理事会完成各项工作情况。合作社还设立了生产技术服务部、系列产品开发部、营销信息部、农资供应服务部、财务管理部等五个部,通过细化各部的工作分工,使合作社从生产到销售、从服务到管理工作实现有序开展。同时,合作社制定了购货寻价、物品出入库、财务管理、产品收购、销售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合作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每一项决策都要征求社员意见,经理事会及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保合作社管理民主。特别是在白瓜籽收购期间,实行阳光工程,收购社员的白瓜籽,合作社出具收据证明,并标明等级、数量、基本价格等,合作社统一售出产品后兑付现金。合作社通过实行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地提高了瓜农对合作社的信誉度,也促进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加强技术服务,提高生产效益。合作社围绕南瓜标准化生产进行技术服务,依托黑龙江省白瓜籽研究所,引进了研究所提供的无杈南瓜新品种,通过更新品种,为社员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积极推广白瓜籽小面积高产和大面积丰产经验,组建农民专业技术队伍,深入到每村每户,推广白瓜籽标准化种植技术,并印刷了大量的生产技术资料,发放到瓜农手中。按村屯落实技术服务负责人,做到专职负责,培训、指导到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白瓜籽生产标准化程度和产出效益。

    第三,加强农资服务,降低社员生产成本。合作社在2003年开始对白瓜籽专用生产资料试营,2004年全面实行专营,共经营化肥1,200吨,农膜110吨,农药70吨,窗纱17万米,使化肥价格平均降低了15%,其他物资价格降低25%以上,共为社员节省投入40多万元;2005-2007年合作社采取厂家进货方式,平价销售给社员的办法,每年为社员购销化肥2,600吨,每吨比市场价格低320元,每年为社员节省投入80多万元。

    第四,加强产品销售服务,保障社员稳定增收。合作社广泛与国内外白瓜籽加工企业联系,签订白瓜籽收购合同。同时,合作社与社员签订收购“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并随着市场价格升高而提高收购价格。合作社对瓜农实行统一价格标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兑付现金,有效地保护了瓜农的利益,为瓜农发展白瓜籽生产吃了“定心丸”。

    三、创新机制,综合调节,确保瓜农实现增收

    创新运行机制是保障一项产业发展先决条件。白瓜籽合作社十分注重研究和创新运行机制,确保合作社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建立内部保险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合作社对社员种植白瓜籽实行联合保险,社员种植白瓜籽如遇险种规定的自然灾害,经理事会和监事会评估,根据评估程度给予赔偿。合作社采取自愿参保的方式,参保社员每亩白瓜籽交5元保险金,险种包括雹灾、疫病、水灾(洼地不保),灾情发生后由理事会和监事会组织相关人员到受灾现场进行考查、定性、定额、签字、评估等工作,依据灾情确定赔偿金额。合作社在实行保险业务中不存在盈余,每年把剩余的保费平均退还给参保户。2003年社员参与联保户占43%,平均每亩赔付金额3.13元,每亩平均退回保金1.87元;2004年社员参保户占71%,平均每亩赔付保金2.48元,每亩退回保金2.52元;2006年社员参保户达到82%,平均每亩赔付金额2.27元,每亩退回保金2.73元。

    二是建立二次分配机制,增强合作社吸引力。二次分配即盈余返还, 2004年合作社二次分配的原则是按社员交售产品的数量,每公斤兑现0.36元,参加二次分配总金额21万元,孟家岗镇先进村社员徐秀和仅二次分配就增加1800元的收入;2005~2006年合作社二次分配兑现价格达到0.40元/公斤,每年平均分红资金达到32万元。

    三是建立帮扶机制,帮助贫困瓜农发展生产。种植白瓜籽效益高、见效快,易管理,风险小,是贫困户致富的好项目。因此,合作社通过实施扶贫工程,带动贫困瓜农走上致富路。2004年,白瓜籽合作社共在8个乡镇、68个村屯,扶持160户贫困户,主要采取技术承包、科技扶贫的措施,并采取低价赊销给他们种子、化肥和解决抗旱资金等办法,使近150户贫困户摆脱贫困。2005年共扶持贫困户220户,其中有166户纯收入达4500元,2006年扶贫360户,户均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白瓜籽合作社通过采取多种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合作社自我调节、自我服务作用,使全县白瓜籽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也有效地促进瓜农增收。2005年合作社社员发展到8649名,种植面积73,200亩,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户均增收1100元。2006年全县白瓜籽产业创造产值6500万元,户均增收1460元。

    目前,白瓜籽加工需要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白瓜籽合作社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设备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2007年白瓜籽合作社将在全县发展社员3万户,村屯辐射面达到90%以上,在每个乡镇建一个分社,全县白瓜籽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预计增加社员收入4万元。同时着手组建南瓜系列产品加工厂,解决生产加工难的问题,深入开发瓜干、瓜粉、瓜花、花粉、果汁等系列产品,并组建黑龙江省桦南白瓜籽交易大市场,以桦南白瓜籽合作社为载体,以桦南白瓜籽经营业户为基础,吸纳省内外白瓜籽经营部门及生产者参与,计划年经营规模2万吨,实现销售额2个亿左右。2008年白瓜籽合作社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和带动作用,为推动全县南瓜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全部力量。

公司注册地位于:

主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