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清代乾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又很擅长诗文,走到哪儿都撰联题词。有一次下江南时,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到民间私访。他...详细>>

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浸泡良久后取出,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顿有所悟,不觉长叹一声,自...

这只在美国罗得岛州一家看护康复中心饲养的名叫奥斯卡的小猫具有一种特异功能,它能够像死神使者一样预知人类的死亡!每当奥斯卡接近某位患者,尤其是将身体蜷缩起来,静静地安详看着患者时,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则立即紧张忙碍起来,会向该患者的家属打电话,让他们尽快赶过来,因为这位患者即将死亡。原来,奥斯卡的特异功能可以预知人类的死亡,当患者弥留之际,它便静静地呆在他的病床上,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明白,这位患者仅有几个小时的生.....详细>>

一个人可以很好的生存着,但却不是很好的生活着,生存是生活的基础,有了生存,才谈的上生活;生活是生存的价值体现,是生存的升华。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好好的生活,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目的,就是好好的生活。 生存就是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能为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所爱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就是生活。也许生活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忙忙碌碌,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也许生活对你来说,有着大起大落,往事.....详细>>
专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全国姓氏中以李姓最多,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超过8700万人。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 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zhuan)顼(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详细>>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详细>>
萧楚女(1893-1927) 原名树烈,学名楚汝,字秋。 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汉阳。幼年丧父,家贫无以为生,十二岁在一家木材行当学徒,不久流浪外乡,做过轮船杂工、街头报童、酱园徒工、排字工人等。
1910年回武汉参加湖北新军。
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
1912年考入武昌新民实业学校读书。
1913年8月参加国民党。鉴于1912年改组的国民党成为官僚政客集团,1914年8月退党。
1915年任武汉《崇德报》主笔。
1917年任《大汉报》主笔。
1919年5月,积极参加五四反帝反封建运动,为了表示爱国反帝的决心,声明与他曾任编辑的日本人所办的《湖广新报》脱离关系。
1920年2月参加恽代英组织的利群书社。
9月任襄阳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教员。
1921年7月参加恽代英发起组织的共存社。
同年秋,到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
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相继在四川泸州师范、重庆联合中学任教。
同年11月创办重庆公学,12月该校被反动当局勒令解散。
1923年初,去万县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
同年6月,到重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同时担任《新蜀报》主笔。
1924年1月离开四川回武汉,不久第二次到襄阳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8月任中共中央驻四川特派员,并重新任《新蜀报》主笔和重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职,并以此为掩护,领导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四川的革命斗争。
10月组织四川平民学社,并出版刊物《爝光》。
11月发动群众组织重庆外交后援会,反对日本侵略罪行。随后又发动了重庆国民会议促成会运动。
1925年5月,到上海与恽代英一起主编《中国青年》,积极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6月赴南京编辑《人权日报》,8、9月间调到河南参加中共豫陕区委及共青团豫陕区委工作,并主编《中州评论》。不久,回上海,撰写革命檄文,与戴季陶主义、国家主义派作斗争。
1926年1月,去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干事兼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教授,并协助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的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同时在广东大学兼课。
2月任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
3月参加筹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任专职教员。
6月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宣传委员会开办的劳动学院讲师。
9月兼任第二届青年训育养成所讲师。
10月兼任妇女运动讲习所讲师。
10月底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教官。
12月任黄埔军官学校国民党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政治顾问。
1927年2月兼任华侨运动讲习所讲师。
4月15日,在广州的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4月22日在狱中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