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及故事:明朝景泰二年(1451)冬天,右佥都御史韩雍巡视,江西。正当他视察南昌死囚牢房时,外边下起鹅毛大雪,他即景吟出 ...详细>>

有一条非常大的鱼。这条鱼粗暴、骄傲、不讲理,总是欺负小鱼们。 “我是世界第一大鱼,是鱼国国王,小不点让开!让开!” 他大声喊骂着驱散小鱼。因此小鱼总是提心吊胆。 好吃的食物被大鱼独自霸占,使的他又胖又壮。相反的,小鱼们...

一些作物的祖籍 (】水稻 老祖宗是生长在热带低洼地上的野生稻,其故乡在中国南方和印度等地。(】大豆 原产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外国栽培它只是近三四百年的事。(】谷子 是我国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古代称“五谷之长”。(】小麦 来自亚洲西部。我国是世界上栽培小麦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玉米 老家在美洲墨西哥、秘鲁和古巴等地,1573年~1578年间传入我国。(】高粱 原产埃及和印度,18世纪传入我国。 (】茄.....详细>>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 康 德(Kang De) 康德(1902~1967.1) 笔名庵真、懒残,湖南衡东县人。湖南大学毕业。北伐时期参加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投身新闻事业,先后任长沙《市民日报》、《中山日报》编辑,《力报》总编辑,《晚晚报》副社长。主编过《洞庭波》、《力报》(半月刊)等杂志。1949年参加长沙和平解放工作。建国后,历任《大众报》副社长、民盟长沙市主委、长沙市文.....详细>>
讲到中国,不妨与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中国”一词的来龙去脉。 在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以都城的存在为标志的。“中国” 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中原地区、国内或内地、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始于“中华民国”,是它的简.....详细>>

丰子恺(1898—1975年),现代画家、文学家、文学翻译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浙江桐乡人。 丰子恺原名丰润。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乡读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详细>>

当好人没处容身,到处受人驱逐的时候,就不会有好日子!——《马特维·科热米亚金的一生》...详细>>
高尔基4岁丧父,和母亲一起被接到外祖母家,母亲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女人,外祖母对高尔基很好。外祖父做小本生意,生意不好,脾气暴躁,曾经打断过一根擀面杖。他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 》,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 ,实际是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 集的短篇 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
在19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完成的《 福玛·高尔杰耶夫 》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 宣布:“人这个字 听起来 多么自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份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