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及故事:宋代的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大文学家,两人见面,常互相对对子,来增加谈话的兴趣。 有一次,两人在松树下边...详细>>
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 一天,小草对大树讲:“哎,你知道吗?其实我原来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 “是这样吗?”大树有些不信。 “谁骗你呀!过去我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

索马里的传统节日是伊斯通卡节,又叫打棍子节,每年夏天举行。在节日中,游戏双方用木棍相互抽打,直打得头破血流。说到打棍子节,索马里人个个眉飞色舞,谈得津津有味。 据说,伊斯通卡节已有数百年历史了。最早,人们在夏天收获庄稼以后,常常举行一些小型庆祝活动来喜庆丰收,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些年青人别出心裁,穿上类似古战袍的服装,手拿木棍作武器,模仿古代战争的形式,互相打斗,作为节日庆祝活动中的游.....详细>>
法令泛指法律、命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法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政权机关所颁布的命令、指示、决定等的总称。 例:1879年1月22日法国政府颁布法令,正式确定爱丽舍宫为总统府。法令纹,是指从鼻翼两侧延伸向嘴角的两条对称条纹路。.....详细>>
秦汉之际,北方匈奴族开始强盛,不时南下骚扰。两汉时期,晋阳为北边巨防重镇,是汉朝抗击匈奴的前哨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汉高祖六年(前 201年),刘邦为了防御匈奴南下,以太原郡21县为韩国,“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第二年,韩王信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投降匈奴,引匈奴南逾勾注,攻晋阳。刘邦闻讯,亲率大军解晋阳之围。汉高祖十一年(前 196年),刘邦封其子刘恒为代王,建都晋阳。汉文帝元年(前 179年.....详细>>

劳动节的由来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 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 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 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 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详细>>

编造点儿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儿,秘密地讲出去;只要告诉一个人,然后谎言就会不胫而走!越是不可思议,就越容易叫人相信。——《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详细>>
高尔基(1868.3.28―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
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其中包括《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之歌》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