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及故事:上联把李自成比做蛰居大泽正待飞腾的潜龙,暗含终有一天李自成要坐龙廷的深意,下联献了一条“逐鹿中原”的大计。李自成看...详细>>
有一次,公牛躺着打盹,一只老鼠咬了它的尾巴。公牛怒气冲冲地跳起来,低着头追老鼠,一直追过院子。然而,老鼠跑得比它快多了,从容地钻到墙洞里去了。 公牛一次又一次地猛撞墙壁,尽管头撞肿了,角撞裂了,老鼠却安然待在洞...

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封竹乡封竹坦村农民游哲林,在海拔1900米的大包山上,采挖到一棵长1.2米,直径5厘米,重3350克的野生党参。据查,这棵党参已生长百年以上。.....详细>>
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未按时缴纳申请维持费或者授予专利权当年以后的年费,或者缴纳的数额不足的,申请人自应当缴纳申请维持费或者年费期满之日起六个月内可以补缴,但应同时缴纳25%的滞纳金;期满未缴纳的,自应当交纳申请维持费或者年费期满日起,其申请被视为撤回或专利权终止。其它种费用过期则不能补交。.....详细>>

瑞典地处北欧高纬度地区,北极圈通过瑞典的北部。在北极圈内,夏季有时太阳整天不落,形成极昼。冬季有时整天不见太阳,形成极夜。 北欧大部分地区因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并不太冷,只是那里冬天日短夜长。许多地方入冬以后白天就越来越短,到了冬至日,白昼只有2个小时,黑夜长达22小时,早晨lO点开始天亮,一过12点钟,夜幕就降临了。 由于漫长的冬天缺少太阳照射,全国又黑又冷,对居民的心.....详细>>

话剧的来历 十九世纪末,我国广大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充斥戏曲舞台的封建意识和凝固化了的表演程式极为不满,提出了改革戏曲的要求,并主张利用戏曲改良社会。不久出现了《党人碑》、 《亡国惨史))等改良京剧。二十世纪初,一批中国留日学生受国外戏剧的影响,组织了春柳社,编演了大型戏剧《黑奴吁天录》。当时,这类新形式的戏剧,叫做新剧、文明戏,或者叫做从英文译成的“爱美的戏剧”。但这些名称都不够理想。后来.....详细>>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详细>>
秋瑾(1875~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1904年夏,她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诛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秋瑾,摄于1905年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孙中山和宋庆龄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这是一次百年的盛宴,”葛兰素史克全球副总裁、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张国维先生谈到北京奥运会非常激动:“虽然在传递火炬过程中有些不期望的事情发生了,但是正是这种曲折在开幕式的瞬间和现在整个过程,大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奥运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 在葛兰素史克北京、广州、上海的办公室,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4点的时候,都会准时响起音乐,提醒员工放下手上的工作,起身活动活动,与同事聊聊天。在奥运期间,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