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光节和露丝娅日
瑞典地处北欧高纬度地区,北极圈通过瑞典的北部。在北极圈内,夏季有时太阳整天不落,形成极昼。冬季有时整天不见太阳,形成极夜。
北欧大部分地区因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并不太冷,只是那里冬天日短夜长。许多地方入冬以后白天就越来越短,到了冬至日,白昼只有2个小时,黑夜长达22小时,早晨lO点开始天亮,一过12点钟,夜幕就降临了。
由于漫长的冬天缺少太阳照射,全国又黑又冷,对居民的心理威胁很大。传说,从前许多人一到冬天来临,便多愁善感,悲观失望起来,甚至有人厌世自杀。因此,这时候精神病医生、防止自杀的组织便忙碌起来,同漫漫长夜作斗争,千方百计地帮助人们安全度过冬天。 早在2000多年前,瑞典就创立了“迎光节”,鼓舞人们勇敢地度过冬天的长夜。后来,这就成了一个传统的习俗。
“迎光节”,是具有“度过长夜,迎接光明”的意义。这个节日选在一年中黑夜最长的那一天。从这天以后,黑夜慢慢变短,白天逐渐增长。冬天过去了,明媚的春天来到啦,“不落的太阳”即将来临。人们纵情欢呼,热烈庆祝。这个节日的确起到了令人欢欣鼓舞的作用。 现在,瑞典的迎光节叫做“露丝娅日”,时间是12月13日。这有一段历史故事。露丝娅是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一位官员的夫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那时,罗马帝国当局仇视基督教,露丝娅被人刺瞎双眼。但她在黑暗中祈求光明,笃信上帝一定会重新赐给她一双明亮的眼睛,几十年来,她赤诚祈祷,终于重见了光明,因此被称为“圣女”。她重见光明的那天,被称为露丝娅日。后来,基督教传入瑞典,露丝娅日便取代了迎光节,而一直相传到今天。
露丝娅日的仪式,十分简单,就是在这一天,每家的主妇扮演成露丝娅,清晨在烛光下做好早餐,给全家吃。这个风俗一直到现在依然这样。
本世纪20年代,露丝娅日扩大成为全国性的集体活动。这一天,全国举行露丝娅小姐选举,当选者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在街上游行,由女童组成的仪仗队、乐队,前呼后拥,吹吹打打,十分热闹;居民们夹道欢呼,欣喜若狂。于是,最黑暗的一天变成了万众欢腾的节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