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时,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叫陈棠,他七八岁就能吟诗作对,写出好文章来,10岁时,就中了举人,人们称他为陈举人。 有...详细>>
空中的皇后鹰与喜鹊玛尔格从草原上空飞过,它俩无论从什么方面,包括性格、谈吐、情趣乃至服饰都截然不同,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两者在这偏僻之处相遇了。喜鹊很惧怕,幸好老鹰已用过餐,而且吃得相当饱。喜鹊为讨老鹰喜欢,就建...

在浙江省仙居县横潜区潜口乡纸厂村发现了一株高产中华猕猴桃树。这株树系人工栽培,至今已有8年时间,树高约10米,主干粗10厘米,树冠覆盖40多平方米。年产猕猴桃125公斤以上。.....详细>>

索科特拉群岛位于印度洋附近的亚丁湾,长250公里,由4座小岛和2座岩石小岛(显然被看成是“非洲之角”一个延长部分)组成。这里非常重要,因为它上面生活着多种生物,这座群岛上有大量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索科特拉岛上825种植物中有37%的植物、90%的爬虫动物和95%的蜗牛品种都是世界其他地方见所未见的。该地还是全球大量陆地鸟和海鸟的重要栖息地,其中包括很多受到威胁的鸟类。索科特拉群岛上生活着192种鸟类,其中有44种在该岛上繁殖后代,有85.....详细>>

丛书小史 “丛书”,在我国古已有之。人们把两种以上单独著作编印在一起,并冠以一个总书名,都称之为“丛书”。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但它并不是由两种以上著作编印在一起的。学术界公认。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俞鼎孙等人编的《儒学警悟》。它收宋人著作六种,共四十卷。我国最大一部丛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计收书三千五百多种,近八万卷。.....详细>>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 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 乌申斯基...详细>>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
。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曾任法律专科学校教师、孤儿院教师、斯莫尔尼贵族
女子学院学监。曾因倾向进步而被解职,并被遣送出国,滞留国外达五年之
久。
在乌申斯基的教育著作中,《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1857)一文占有
重要地位。此文是针对当时俄国主张抄袭其他民族教育制度的西欧派以及抱
残守缺的“国粹”派(斯拉夫派)而提出来的。在此文中,乌申斯基将民族
性理解为每个民族由其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所形成的特点,主张以教育的
民族性原则为教育学体系的基础,指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的特征是具有本民
族特色,不盲目抄袭(但不排斥借鉴)别国的教育制度,将祖国语言置于教
学的基础,教育权应还之于民等。教育的民族性思想也贯穿在乌申斯基的其
他著作中,并成为乌申斯基最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之一。
乌申斯基也十分重视劳动在人的培养和教育中的作用。他在《劳动在心
理和教育上的作用》一文中,充分肯定了劳动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
的作用,赋予劳动教育以重要意义,认为劳动是使人在体、智、德上日臻完
善的源泉,主张教育应燃起年轻一代对劳动的渴望,要求学校应教育学生尊
重劳动、热爱劳动,致力于在学生身上培养脑力劳动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
使学生的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相互结合起来。这些观点无疑是值得人们重视
的,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人是教育的对象》为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全书内容宏大,主要从生理
学和心理学角度论证教育的原理、过程、方法。在该书“序言”中,作者阐
述了教育和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性、教育学性质及建立和发展教育理论的道
路问题。他指出,教育科学的主要对象是在教育过程中研究人,将教育学称
做艺术,且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一种艺术”
。认为教育科学须广泛介绍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
并以它们提供的规律性知识为依据,确定教育目的和内容,选用各种教育手
段和教育措施。有关论述还涉及到对教育学的本质及基础等问题的认识。
前些天,我在一家酒楼吃饭。隔壁桌坐了一对情侣,两个人很亲热的样子。服务生拿过菜单来点菜,男的就问女的:“想喝点什么?可乐还是红酒?”“可乐吧,我喜欢喝。”“服务员,拿瓶红酒。”然后,男的就让服务员给开瓶红酒。女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了。我开玩笑地同朋友讲:“看那一对没有,一会儿准吵架。”不幸言中,两个人没多久就真的吵了起来。 两个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吵架?原因就在于男的在询问了女的喝什么以后,没有按照对方的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