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
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 乌申斯基
相关资讯部分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
。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曾任法律专科学校教师、孤儿院教师、斯莫尔尼贵族
女子学院学监。曾因倾向进步而被解职,并被遣送出国,滞留国外达五年之
久。
在乌申斯基的教育著作中,《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1857)一文占有
重要地位。此文是针对当时俄国主张抄袭其他民族教育制度的西欧派以及抱
残守缺的“国粹”派(斯拉夫派)而提出来的。在此文中,乌申斯基将民族
性理解为每个民族由其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所形成的特点,主张以教育的
民族性原则为教育学体系的基础,指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的特征是具有本民
族特色,不盲目抄袭(但不排斥借鉴)别国的教育制度,将祖国语言置于教
学的基础,教育权应还之于民等。教育的民族性思想也贯穿在乌申斯基的其
他著作中,并成为乌申斯基最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之一。
乌申斯基也十分重视劳动在人的培养和教育中的作用。他在《劳动在心
理和教育上的作用》一文中,充分肯定了劳动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
的作用,赋予劳动教育以重要意义,认为劳动是使人在体、智、德上日臻完
善的源泉,主张教育应燃起年轻一代对劳动的渴望,要求学校应教育学生尊
重劳动、热爱劳动,致力于在学生身上培养脑力劳动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
使学生的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相互结合起来。这些观点无疑是值得人们重视
的,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人是教育的对象》为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全书内容宏大,主要从生理
学和心理学角度论证教育的原理、过程、方法。在该书“序言”中,作者阐
述了教育和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性、教育学性质及建立和发展教育理论的道
路问题。他指出,教育科学的主要对象是在教育过程中研究人,将教育学称
做艺术,且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一种艺术”
。认为教育科学须广泛介绍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
并以它们提供的规律性知识为依据,确定教育目的和内容,选用各种教育手
段和教育措施。有关论述还涉及到对教育学的本质及基础等问题的认识。
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 爱好,学会正确地为人处事。把你知道的名言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