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1812—1885年)和曾国藩(1811—1872年),是清代洋务派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可是在对外问题上,两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详细>>
有个叫猗(yi)于皋的人听说尾勺氏养了一只豹子,非常擅长捕猎,不禁十分羡慕。他想,要是我也能有一只豹子来帮自己捕捉动物,那该有多好!于是,他不惜用一对上好的白璧的代价将尾勺氏的豹子换到了手。 猗于皋得了豹子非常高...

木耳又名黑木耳、云耳、桑耳、松耳、中国黑真菌。 木耳属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国内有8个品种。木耳菌状如耳朵,寄生于枯木上,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新鲜的木耳呈胶质片状,半透明,成圆盘形,侧生在树木上,耳形不规则形,耳片直径3~1.....详细>>
在湘西源陵县军大坪乡高华界山下的臼流冲附近发现一座罕见的自然桥。桥的跨度有30.1米,桥孔高16.5米,桥面宽2.8米,桥拱圈的厚度为2.4米。桥两端连接着两座大山。桥面平坦,人们可以安然自若地从桥上来回行走。经过考查探明,这座自然桥属二叠纪石灰岩质。由于风化和雪雨侵蚀,经过漫长的岁月从而形成奇妙的景象。.....详细>>

一个人只要对别人真心感兴趣。在两个月之内,他所得到的朋友,就比一个要别人对 他感兴趣的人,在两年之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 要表示你的关切,必须是诚挚的。这不但使付出关切的人有成果,接受这种关切的人也是一样。它是条双向道.当事人双方都会受益。 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就把这第四个技巧记在心里: “对别人表现出诚挚的关切。” .....详细>>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以为,中华民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所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便成了大家的常用语。盘古石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巨人,是他用斧头劈开宇宙,顶住天与地。。。至于“三皇五帝”这个这个问题历来的史学家总不能说定,关于“三皇”有六说,而“五帝”有三说。没有办法,这只是传说,很难肯定的!!这里也没有多余的空间说明,看连接去吧!! .....详细>>

流言 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可以活到七十岁。当它活到四十岁时,喙、爪子、羽毛都已经老化,这时它必须飞到悬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让新的喙长出来,把指甲拔掉,让新的爪子长出来,把羽毛拔掉,让新的羽毛长出来,五个月以后才可以重新飞翔。这样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真相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励志故事,据说还有人拍摄了相关视频,要想了解它的真假,不妨先搞清楚这里所讲的鹰到底是什么。 果壳谣言粉碎员找到了这个传说的.....详细>>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详细>>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人们不禁要问,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这样短暂的时间来创作这么多的世界名著的呢?巴尔扎克有个创作时间表: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也就是说在椅子上坐十二个小时,专心修改稿件和写作。然后,从中午到下午四点阅读各种报刊杂志,五点用餐,五点半才上床睡觉,到半夜又起床继续工作.法国一位传记作家介绍时说:“每三天巴尔扎克的墨水瓶就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