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招商招标
商品招商|项目招商|场所招商|商品招标|项目招标|场所招标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招商招标 -> 商品招商
加盟进货价”比市场售价还高
时间:2011-11-28 16:51:25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茅冠隽
    近年来,“加盟经营”以其系统的管理培训指导和现成的品牌产品赢得了不少资金有限、缺乏经验的投资者的青睐。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上,“加盟”类的“商机”不胜枚举,充满了诱惑。然而,“加盟”是否真的如此神乎其神,一本万利?
    在记者近日接到的一起投诉中,加盟商从公司总部提货的“加盟价”竟比市场价还要高。有律师提醒各位投资者,切忌轻信“加盟经营”广告词中的种种诱惑,签订加盟合同时要留心公司总部的种种格式条款是否合理,且需写明对方的违约责任。
    ◎案例
    成本价50元,“加盟价”99元
    刘小姐是江苏南通人,几年前来上海打工,后来和小姐妹合伙做过小生意,但一直没赚到钱。今年10月下旬,刘小姐在上网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可以连锁加盟的 “换面鞋”项目。所谓“换面鞋”,即为鞋底和鞋面可以分开买卖、自由组合的鞋子,刘小姐认为这个项目中存在不小的商机和市场,这种鞋子必将收到年轻人的喜爱。 “看到这个项目之后我非常兴奋,赶忙找到自己一个做鞋子生意的小姐妹商量,她也觉得这是个赚钱的机会,并且表示如果我有货源的话,可以放到她店里去卖。 ”自己的眼光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刘小姐更高兴了,当即和这家“换面鞋”商家取得了联系。
    刘小姐告诉记者,按照这个商家的规定,加盟费是5万元,之后可以按照“加盟价”从公司总部拿货,“加盟价”和公司的出厂成本价相差无几,并且全程享受公司总部的指导、培训以及售后服务。唯一让刘小姐感到微微有点担心的是,公司以“路远不方便”为由婉拒了刘小姐参观公司厂房的要求。但刘小姐觉得瑕不掩瑜,她赚钱心切,11月11日和公司总部签订了合同,并准备把5万元加盟费打进公司总部给出的账号。 “这几乎是我这几年在上海打工和做生意积攒下来的全部积蓄了,我指望着能通过这个项目赚到更多的钱。 ”刘小姐告诉记者。
    在签完合同之后不久,公司总部就对刘小姐表示,只要刘小姐缴纳了加盟费,公司很快就会将样品鞋发给刘小姐,然后根据刘小姐的选择再发第一批货,每双鞋的进货价是99元。刘小姐却从别的加盟店主处得知,这样的进货价其实是偏贵的:“有一些早期的加盟店主在论坛上说,他的进货价是60元,现在店里每双鞋平均就卖90元左右,我的进货价比这些店的售价还要高。 ”刘小姐告诉记者,她辗转从一位公司内部人员处得知,这种进货价是99元的鞋子,成本价其实只有50元左右。
    “虽说在鞋子的售价上每个加盟店可以根据地区和地段的不同稍作调整,但别的店里一双鞋售价是90元,我的首批货进价就要99元,这生意还怎么做呢? ”刘小姐犹豫了,并暗自庆幸自己尚未缴纳加盟费。如今她已不想再加盟这个项目,正在就解除合同问题咨询律师。
    记者联系了该项目总公司,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刘小姐对进货价可能存在误解,公司不会以如此高的价格发货给代理商。 “我公司换面鞋的出厂价每双是40到80元,一般签约代理商从我们公司拿货都是以出厂价拿的。除非合同有特殊约定,这个要看具体情况。 ”客服人员表示就此事将再和刘小姐进行沟通。
    ◎“深喉”报料
    “就是变着法子忽悠加盟费”
    刘小姐是否险些陷入了以 “加盟经营”为诱饵的骗钱陷阱?记者通过QQ联系上了一位深谙 “连锁加盟经营”行业内幕的人士,该人士的职务是一家食品连锁加盟品牌的招商经理,不愿透露姓名和具体公司信息。他表示,行业内很多客户被忽悠的程度都比刘小姐要严重得多。“我们的职务是‘招商经理’,其实就是一般公司所称的业务员,拉到一个客户就变着法子忽悠对方交出加盟费,以此提升自己业绩。诚然,正规的连锁加盟经营项目也有,但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很多其实根本无利可图的加盟项目,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项目推销给投资人。 ”该人士给记者总结了几个他们的常用招数,列举如下:
    1、用各种方式给客户“画大饼”
    “画大饼”是忽悠的常用伎俩。首先,招商经理会把项目描述得具有国际性或者有海外背景,商标以及商品描述中也尽量夹杂英文。其次,招商经理会把项目的规模、利润空间进行非常夸张的表述,这需要一定的口才。“一张嘴唇两片皮,很多事情就看你怎么说。比如,如果投资者质疑为什么在他的城市没看到过有实体店销售我们公司的食品,我们会回答说,这正说明市场前景开阔,如果你开店就是整个城市第一家,在整个市场里占得了先机。再适当恭维几句,很多中小投资者就会飘飘欲仙。 ”
    最后,不少招商经理会以“招商名额已经不多,机会非常难得,错过会很遗憾”这样的话来催促投资者仓促下决定。在这几招“画大饼”式许诺下,不少投资者都会 “缴械”。
    2、在“加盟合同”上做文章
    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他们公司一直安然无恙,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公司本身经过合法注册,经营的食品本身也经过了合法审批。 “我们在法律上几乎不存在什么漏洞,更何况公司聘请了很多律师,专门负责处理一些可能的纠纷和诉讼,也有律师专门负责研究如何让 ‘加盟合同’对我方更有利。 ”
    举例来说,一些中小加盟投资项目的合同中都会有这样一句话:“首批货后按照合同价供货”。合同价往往是充满诱惑力的,一般是市场售价的四折左右,投资者专注于其中的利润空间,往往会忽略这句非常致命的话。 “这句话并未规定首批货到底以什么价格给到投资人,按照市场惯例,我们一般会以接近市场售价的价格给出,相当于是我们公司本身以接近市价的价格销售了一批货物。大部分投资人都没什么资金实力,在吃了这一次暗亏之后往往自乱阵脚,不好好经营下去而开始跟我们交涉,这也正合了公司的意,正好不用发第二批货物了。而无论投资人怎么交涉,我们都有律师团队去处理。很少有投资人会选择打官司,原因很简单,他们没资金、没时间打官司。 ”
    3、样品和实际货物是两回事
    “挂羊头卖狗肉”也是常用招数。投资人在投资之前肯定要实地查看总公司库房和其他加盟店的生存情况,殊不知自己看到的其实也是经过招商经理精心操作之后的幻象。
    首先,大部分中小连锁加盟项目库房都没有宣传的那么好,甚至没有库房的也不在少数。当投资者提出要查看库房时,招商经理会找各种理由进行推脱,比如库房在外地、库房涉及商业机密不对外开放等。
    当投资人提出要考察其他加盟店的经营情况时,招商经理也早有应对,会安排投资人到专门用来供人参观的“样板店”。 “样板店”的账目、经营状况皆属实,但多为总公司贴钱扶持,而这点是无法从账目上被查到的。同时,招商经理会安排一批“顾客”在投资人考察时“不经意”地出入店铺,以营造生意兴隆的假象。
    ◎律师说法
    合同每个条款都要仔细推敲
    针对 “加盟经营”中的种种猫腻,上海先行民商调解中心主任张劼律师告诉记者,想要加盟某一个项目的投资者,在加盟之前有几点要尤其注意。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知名度,公司总部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 “现在有很多项目,网上、电视上的广告做得花好稻好,但现实中你可能从未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看到有实体加盟店存在,对待这种投资项目一定要慎重。另外,在加盟之前最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下公司总部的实际经营规模大小、利润情况如何,可以直接向公司总部要求提供相关信息,也可以去工商部门、征信系统等进行查询。 ”
    其次,要看项目在业界的口碑如何、和客户的关系怎么样。投资人可以在网上搜索欲投资的项目,看看使用者的评价,负面信息是否过多。
    再次,应了解项目和之前的加盟商、被许可方的关系如何,之前的加盟商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如果之前的加盟商普遍经营惨淡,那么投资者就要慎重考虑了,以免重蹈覆辙。
    最后,一旦项目在前面几点上都符合投资者的要求,投资者已有意向投资,那么在进入到签约阶段时,合同的每个条款都要仔细推敲。“合同越详细越好,公司给你的培训内容、配送货物时间、货款结算时间、进货价格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情况,务必留心。包括产品整体包装、形象设计、品牌使用费等加盟条件,事无巨细,一定要约定周全,以免发生纠纷之后说不清楚。 ”张劼律师强调,此类“加盟合同”上往往是特许经营授权方提供的格式条款居多,对于这些条款被授权方需仔细推敲。尤其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合同中往往会详细约定各种情况下被授权方的违约责任,对于授权方的责任却只字不提。张劼律师建议,被授权方的违约责任也应事先约定。
    “总之,在加盟所涉及的种种事宜中,不少环节其实不涉及法律问题,商业的气息比较重一些,进退的余地很大。投资者应考虑谨慎,不要被充满诱惑的广告词冲昏了头脑,在一些可进可退的事项上丧失了主动权,导致事后产生纠纷。 ”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工信部中国劳动保障部中国商务部中国发改委中国农业部中国工商总局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卫计委中国乡村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