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营销策划
【热议】为何新一轮特肥机会总是被农药经销商先抓住?
时间:2017-09-14 14:00:46来源:作者:

伴随《农资与市场》杂志社2016年青岛的一场特肥大会成功召开,特种肥彻底在农资行业火了,不管是全国植保会、还是CNC上海展会,本来属于农药行业的地盘却被特种肥展位侵袭。记得2016年南京植保会,有经销商告诉笔者,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康朴、SQM、海法、世多乐、埃尔夫……发现全是特肥企业。而2016年,2017年,各级经销商对特肥资源的追逐也异常激烈,尤其以进口肥为烈,很多经销商迫不及待的想把还未打开市场的资源垄断到自己手上。

2017年,杂志社派出采访队伍陆续走访陕西、广西、云南、山东等地市场,发现了一个共同点,目前特种肥毫无意外的被当地优秀农药经销商代理。而在大型化肥店里面,很少见到特种肥类产品,偶有少量冲施肥和水溶肥。

伴随国家农药化肥零增长政策推出以来,肥料利用率成了各个厂家钻研的首要课题,原料、工艺、配方也是各个厂家技术人员必修课。而特种肥恰恰抓住这一机遇,在行业率先引爆。巨大的市场蛋糕,让农资行业兴奋不已,先正达、拜耳、FMC、巴斯夫等农化巨头纷纷涉足,比奥齐姆、瓦拉格罗、启腾、赛多美等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当然,很多化肥企业并没闲着,金正大、史丹利、芭田、瓮福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水溶性肥料,可能因为销售占比太少,还要兼顾传统肥料业务,一直未曾放开手大干特干。

因为这一轮机会,基本是特肥企业和农药企业共同推动,毫无疑问,很多农药经销商再次抢得先机,拿下不少优势产品的代理权。那么,为何很多特肥公司不去找更有资金实力的化肥渠道了?

某外企负责人告诉笔者,因为特肥品类企业本身体量不大,推广技术较难,农药渠道商推广相对走在前面,更有优势。但也有负责人持相反意见,目前自己团队正在探索肥料农药相融合的渠道,农药渠道进入有优势,但是体量相对于化肥经销商而言还是太小,如果做大量元素水溶肥、高端控释肥,农药经销商未来快速起量也受到局限。

笔者也采访了云南、广西等地经销商的看法,不少人表示,从目前看来,农药渠道商更有优势,因为很多特肥的使用时间基本和农药同步,有些叶面类产品还可以与农药同时使用,增加了便利性。至于上量问题,最终还是取决于产品质量和效果,不少做农药的经销商也能快速实现水溶肥破千吨的销量。不少经销商也预测,由于国家政策影响,未来特肥的机会不容小看,过去十年,当地前3很多是做进口农药产品的;未来十年,可能会出现一批做特肥的龙头,当然,当下如何把优秀资源握在自己手中并推广好才是关键。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