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季备肥和冬季大棚蔬菜用肥的高峰期,笔者在山东一些地方采访,在跟农资经销商交谈时,发现不少农资经销商,为招揽客户,吸引农民到自己的店里购买化肥和农药,隔三差五,大摆宴席,请农民吃饭,有些直接给农民送烟送酒。靠请客吃饭卖农资,已非个别现象。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资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什么去争取客源?靠什么去吸引农民?靠什么提高竞争力?我认为只有靠过硬的产品质量,靠优惠的商品价格,靠真诚的服务态度以及经销商扎实的农业技术。没有这些“硬件”做基础,靠请客吃饭做生意决不会长久。
谁都知道,经销商开店为盈利,世界上哪有免费的午餐?请客吃饭是需要花钱的,这笔费用从哪里来?经销商只有抬高农资价格,甚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到头来吃亏上当的还是农民。农资产品属于特殊商品,尤其是化肥、种子一旦出现问题,耽误就是一季甚至一年,造成的损失将永远无法挽回。
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大多数农民看中的不是经销商这顿饭,他们注重的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经销商请农民吃的再好,如果产品质量不好或者当农民在生产中遇到难题,给他们解决不了,他们还是不会买你的货。笔者手头就有个例子:平度市崔家集镇袁家村周围有冬暖式番茄大棚1700多个,本村有个农资店生意异常火爆,方圆十几里的农民都打车到他店里买药买肥。农资店的老板从早忙到晚。老板凭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顾客?一个村级农资店靠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通过了解,老板从不请农民吃饭,而是凭他多年在实践中积累的植保经验,靠过硬的产品质量,真诚为农民服务。平时南庄北疃谁家大棚蔬菜发生病害,农民第一个想到的是找他。用他的话说:“卖农资就是卖技术,卖服务,靠的是质量和信誉。”连续多年订阅农业技术类报刊,免费供农民阅读。农民到他的店里,不仅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还能看到科技资料;这两年,他又购置了电脑,并在电脑上安装了农作物病虫害诊断软件,免费为农民查询作物病虫害。农民说:“这样的农资店才是真正为咱农民办的”。
同样都是农资经销商,有些人把钱花在请客吃饭上,而这位农资店主却把钱用在订阅报刊,购置电脑上,把精力用在抓产品质量和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上。靠请农民吃喝做生意,也许能红火一时,但不会长久;只有像他那样做生意,才会把生意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