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入机构
长沙农业信息
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有关单位:
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巩固加强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促进粮食、农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经市政府研究,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明确目标,实现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总体目标是:全年粮食收获面积53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超240万吨。其中水稻面积510万亩以上(早稻面积不低于230万亩)。优质稻推进上新台阶,实现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400万亩以上,其中中高档优质稻面积超100万亩。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水稻生产机械化能力、优质稻米产业化程度提升到新的水平,粮食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预期目标。
二、强化措施,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为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的目标,市政府决定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落实10项举措。
(一)突出抓好水稻“扩双增面”。坚决遏制稻田抛荒、双季稻区“双改单”及大田直播。重点抓好宁乡县横市至巷子口、浏阳市南乡的双季早稻扩面工作,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新增粮食面积7万亩,其中新增双季早稻5万亩的目标任务,实现70个乡镇双季稻率超过95%。
(二)加大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力度。启动长沙市水稻重点品种推广项目,通过严格科学的筛选程序,确定5个重点推广品种,年推广面积100万亩,实现年增产粮食2500万公斤以上。
(三)进一步强化和完善防灾救灾机制。一方面,继续抓好早稻储备育秧工作。重点在18个乡镇抓好3000亩早稻储备育秧基地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储备育秧机制,实现一般年份早稻生产区域内的秧苗余缺调剂,确保早稻面积的稳定。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水稻生产防灾减灾机制。及时开展灾害天气的预测预报,切实抓好水稻生产保险工作,尽量降低粮食生产风险,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扶持发展规模化生产。扶持20个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的种粮专业合作社、10个定单面积1万亩以上稻米加工企业、20个200亩以上种粮大户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全市种粮专业合作社达到80家,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9000户,定单和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0%以上。
(五)着力培育湘米品牌。重点扶持金霞集团、盛湘集团、万家春米业3个优质稻米龙头企业,培养2个年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的强势企业品牌,在15个基地建设15万亩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1个0.5万亩高档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
(六)加强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积极推进水稻良种直销试点,推广“旱育保姆”实用育秧技术,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七)认真抓好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建设。在望城县二一公司建立双季1万亩(大田)、浏阳市北盛镇五塘合作社建立双季4000亩(大田)的育秧工厂。全市计划新增插秧机180台,机插秧面积达到40万亩,机插水平达7.55%。加大集中育秧的示范推广力度,在湖区选择水稻面积1500亩以上、水稻直播面积较多的4个村进行试点。
(八)整体推进高产创建工作。切实抓好宁乡县创建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长沙县高产创建示范县建设的有关工作,创建永安镇等稻稻、油稻、油稻稻万亩高产示范基地20个。
(九)切实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重点扶持10个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发展,选择四个区、县(市)作为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开展成建制的整体推进试点,力争专业化服务面积突破100万亩。建立流行性、迁飞性、突发性、暴发性病虫防灾救灾机制,实施全面统防统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实施种子带药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