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服务 -> 会展策划
大会展 新机遇 青岛西海岸会展经济风生水起
时间:2015-02-04 00:33:12来源:作者:李牧

  过去的一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抢抓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机遇,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和投资环境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新区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全面推进节庆、会议、演艺、赛事等各类会展与旅游和高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招徕承办各类高端会议、论坛,创节办展,会展经济发展异军突起。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直接促进了新区酒店餐饮、旅游、商贸等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工作开展。

  立足高精尖产业培育积极引进高端会议论坛

  近几年,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陆续抢滩西海岸,各星级酒店相继在西海岸新区开业,扩展客源成为了各酒店营运的头等大事。新区会展部门超前谋划,积极协调联系国内各会议论坛策划组织机构,实行引会招商,2014年吸引了全球服务外包大会、国际纳米科技大会、全球商学院峰会、世界生态城市与屋顶绿化大会等高端会议先后在新区召开。同时,结合全市对外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新区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工作需要,积极承接上级部门指定的高端会议论坛活动,先后策划组织了青岛国际蓝莓大会、世界企业领袖峰会青岛涵碧楼论坛、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中韩CEO论坛等会议论坛活动。

  通过引会招商和自主策划组织齐头并进方针,众多高端会议论坛活动密集在新区举办,不仅有效盘活酒店、餐饮、旅游、零售等产业发展,而且利用论坛聚集相关行业顶级企业和专家参与所带来的巨大商机,积极促成项目和人才对接,将会议(论坛)打造成方便青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学研项目合作对接的平台和展示新区良好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形象的窗口,促成了系列高端产业招商项目落户新区。

  立足文化旅游发展精心策划组织节庆活动

  结合拉动旅游人气、扩展消费市场,发展名优特新农业,重点培植文化旅游节、黄岛啤酒嘉年华和青岛蓝莓节三大节庆活动。

  三大节庆活动坚持“为民办节、开放办节、节约办节”,以较少的财政资金作引导,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动员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休闲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中外游客参加,成为促进青岛西海岸对外开放,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和提高青岛西海岸旅游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载体。节庆举办期间,人气效应显著,吸引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2014年文化旅游节各板块活动游客参与人数近200万人次,各星级酒店入住率和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大量游客涌入,有效地带动了城市交通、酒店、餐饮、娱乐、零售等行业的发展,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引擎。凤凰岛(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知名旅游节庆品牌。

  立足扩大对外影响利用节会平台大力“营销城市”

  办好大型节会活动是宣传城市、提升知名度、美誉度的最佳途径。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承接举办的各类高端会议论坛和节庆活动为平台,大力宣传青岛和西海岸新区,重点宣传青岛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营商投资环境,大大增强了外界对青岛和西海岸新区的了解、认知,有力地推介了新区,扩大了新区对外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除本省市主流媒体通过节会平台对西海岸新区密集报道外,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级新闻媒体通过节会活动对新区的宣传报道达40余条;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网易新闻、腾讯网等全国性商业网站刊发150余条。国内不同层次的主流强势媒体密集报道新区节会活动,新区对外关注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客观上为青岛及新区招商引资、培育高科技和战略新型产业以及促进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如果说2010年前青岛西海岸尚不具备举办高端会展活动的条件,相信多数业内人士不会有什么异议。但随着近几年桥隧贯通、青黄同城一体和国务院批复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会展业发展的大环境已较五年前大为改善。2014年年底,中国国际会展精英对话会在西海岸新区召开,黄岛优越的办会办展环境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建议新区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吸引国际高端展会活动在此举办,大力发展会展旅游经济,将黄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专家们的建言可谓一语中的。

  展望未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将遵循“以会展整合资源、营销城市和提升产业”的思路,按照以会议、展览、节庆、演艺、赛事与旅游和高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大会展发展模式,结合促进海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打造以海洋为特色的高端展会活动,搭建战略新型产业培育、对外投资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工信部中国劳动保障部中国商务部中国发改委中国农业部中国工商总局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卫计委中国乡村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