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肉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肉业博览会)将以新的“身份”抢滩上海。
日前,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与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兰克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首次联手,于11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十一届肉业博览会。
此前,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办的肉业博览会已举办10届,是业内知名展会;法兰克福国际肉类加工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IFFA)则是国际规模最大的肉类制品和机械专业展之一。对于双方的强强联手,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助于提升肉业博览会的国际化程度,打造国际性肉类制品和肉类加工贸易平台。
转型升级
对于此次双方达成的合作,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强表示,与法兰克福合作,是展会市场化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往由政府组织、政府买单的展会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法兰克福是国际知名的展览集团之一,掌握着丰富的国际资源。顺应肉类制品和加工行业的市场趋势,双方的合作将为中国肉类企业发掘更多的商机。
据悉,肉业博览会曾在北京、成都、宁波和天津等地举办。2002年首届肉业博览会在哈尔滨举办,历经多年的稳步发展与成长,2014年的中国肉业博览会吸引了84家参展企业和约6000多名观众。
法兰克福IFFA展每3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一次。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将IFFA展会的品牌理念和运作模式引入中国,为2015中国国际肉业博览会注入丰富的国际资源,全力提升展会的国际化程度。
选址上海
周强强调,2015年展会移师上海,是顺应肉类制品和加工行业的市场趋势采取的举措。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庆新表示,此次将IFFA展会的品牌理念和运作模式带入中国,与商务部联手打造肉类贸易和加工行业展,有助于深度整合肉类行业资源。
据了解,本届肉业博览会展示范围将覆盖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肉类和肉制品;加工技术和包装设备;肉类切割;保鲜、运输和物流设备;检验、检疫和无害化处理设备与技术,预计将有超过200家国内外供应链企业参展。本届展会规模达1.26万平方米,预计吸引肉类制品和肉类加工零售商、批发贸易商、屠宰企业、超市、酒店、餐厅、餐饮企业、快餐店、家禽处理企业和物流等领域人士超过1万人。
李庆新认为,当前是开拓中国肉类行业市场的最好时机。法兰克福在大中华地区拥有多年的办展经验,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在中国国内肉类行业也具备广泛的影响力,此次双方联合办展将进一步促进肉业博览会的平稳发展。
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中国境内肉类总产量达8536万吨,人均肉类占有量62.7千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肉类制品市场已成为中国需求最大、最为活跃并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之一。
此外,肉品卫生与质量安全已成为中国肉类加工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2011年底,全国开展了一系列生猪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监督各地区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操作执行。
除了出台清理整顿政策,国家农业部将要提出《全国生猪屠宰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展示了相关管理部门加快推动屠宰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相关措施将帮助中国业界人士实现设备升级和系统改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