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华:农村信贷需求旺盛 政策滞后机制缺位
演讲嘉宾 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信贷管理部总经理 段小华
以下为段小华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老师,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有幸参加我们今天农业的论坛,非常高兴。下面我作为一个出席的嘉宾,代表我们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做一个简要的汇报和发言。我要汇报的题目是用金融杠杆来撬动三农经济发展。一共分三个部分汇报一下。第一是我想借这个机会把我们单位的一些情况向各位老师介绍一下,第二我们金融部门一直是支持三农的,在这当中有很多的体会,也创新了一些主要的产品。第三个我们在支持三农发展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探讨。
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我们想谈点建议和意见。第一个我想介绍一下支农部门的情况。我们农村信用社是60年代开始创建的,全国各地都有,是一个扎根于当地农村、服务于当地的农业,与广大的农户打交道的。可以说是密切联系农民朋友的最大的机构。我们定位是服务三农。几十年来我们跟农业同舟共济,特别是我们省联社04年成立以后,就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明确了对三农的定位。
我们现在在全省所有的农村网点都设有支农的机构,目前存款超过三千多个亿,总的贷款超过两千多个亿。其中贷款里面有1700多个亿是支持农业,占比在82%点多,我们的机构网点现在是两千多个,人员有23000多人,这些人员里面有将近一万人在为三农服务,对接我们全省162万农户开展三农的金融支持。到今年的一季度,我们在支持农业方面一共发放占全省的贷款90%多,我们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私人个体企业和小微企业是我们农村信用社支持的。农业是90%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是三分之一,可以说农村信用社为江西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我们的一些背景和基本情况的汇报。
第二在支农当中也有不少的体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江西省还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还是比较欠发达,为了支持三农,我们的一个主题始终没有放弃。江西信用社在这个方面围绕支持三农创新了很多的金融产品,研发了一些推广,尤其是小额农户贷款,这种贷款是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信用共同体的贷款等等,用于农业的贷款30多个,还有其他工商业的都有,加起来60多个产品,有一半以上是支持农业的产品。这三十多个产品覆盖了三农产供销的配套环节,这几年来可以说为千家万户的农民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下面我借这个机会对主要三种产品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种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种贷款是我们所有三农贷款里面占比最大的一类,也是发放最多的,基本是对弱势群体进行支持的。我们知道农村的改革是分散,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八十年代我还在做信贷员,当时的农民是千家万户分到了责任田,田到了手上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钱买化肥、农药,买薄膜的钱都没有。这个时候最穷的人需要借几百到几千块,如果是种粮大户就更麻烦。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农民有田没有钱种,农村要稳定、要发展,所以我们农村信用社八十年代开始就设计出了一种叫做农户信用贷款。你只要有田你就可以来申请贷款。而且我们的贷款实行公开、平息,以自然村为代表进行公布,是不是有田,能借多少,随到随用。卖了粮以后再还钱。农民朋友还非常讲信用,不管贷款到了期没到期,父亲没有还儿子来还。所以我们推出了这种产品以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我们70、80%的贷款都是放这种。不要抵押担保,小额的。到了两千年,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到婺源考察农业的时候发现了我们这种做法,得到了肯定。然后向全国推广。我们江西早就在这样做,其实这种做法就是一种江西的模式。这种贷款目前评到了国际认证,成为了江西具有特色的产品。这十年来我们农村信用社发放这种贷款1800多个亿,我刚才说了,一共两千多个亿的贷款,1800亿支持农户30多万,帮助大批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第二个产品是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变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大户的出现,我们设置了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我们主要也是用于三农方面,是由专业合作社牵头,合作社社员内部实行社员制的准入。准入以后向合作社缴纳一定的社员基金,通过社员基金和合作社联合起来,我们根据产供销来配套贷款。需要贷款用途的可以根据你的专业合作社的基金,可以放大三到五倍给予支持。这个产品目前发展非常快,全省有两万多个合作社,20%的农户参加了专业合作社。近三年发展特别快,有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370多个亿,支持一万多个专业合作社来做强做大。举一个例子,光宜春的上高一个县就有28个规模比较大的合作社,我们一共发放贷款累计是几十个亿,现在没有收回还在开展经营的右江进11.9个亿,这个发展也非常快。第三个信贷产品也是我们投放第三的信用共同体贷款。
这个主要是解决三农分散的农户抱团生产经营而设置的一种产品。主要是解决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运输业各个不同行业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主要是按行业来进行分类,来建立共同体,也是不要抵押,只要三户以上就可以。但是你抱团以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责任也要共担,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全省一共发放180多个亿,支持这种信用共同体七千多个,我们获得了了十佳的称号。好几个省到我们里来学习。这是我汇报支持三农方面的一些产品,可能各位专家特别是农民朋友更想了解。
我们在支持三农当中也碰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跟大家一起探讨。新的情况一个就是我们在支持三农当中有一些是困扰着三农的问题。其实同时也困扰着金融。因为我们跟三农是息息相关的,三农的风险马上会转移到我们支持三农的金融部门,这里也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我们农村的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改革的成果也是世界瞩目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生产方式从承包逐步向规模化的经营、集约化的生产、现代化的农业机构来转型,农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给我们特别是支持三农的金融部门提出了很多的挑战和新的思考。
当然也要看到好的情况,我们看到确保三农发展的势头是非常好的、是不可逆转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政策都可以体现出来,非常支持农业,都向农业倾斜。中国的粮食九年来连续地增产,农民收入也连续增长,特别是近三年。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国家一系列的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上。从十八大的报告等大家都学习过,特别强调要把解决三农的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来考虑,要举全党之力加强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给我们种粮的农民,也让我们支持三农的金融部门明确了方向,吃了定心丸。
第二是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主要的农产品的有效供应。虽然是九年连续增产,但是供求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也并不是说饱和。我们中国粮食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第三个是支持农村的基本经营的制度可以说是基本上明确了,不会动摇了。这些都给我们支持三农很大的动力,尤其是强化了强民、富民等一些政策力度的出台,没有减弱而是加大了。各项补贴大家都知道。发展农业非常有利,但是我们国家的农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刚才程博士都说过,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农业非常发达,我们中国的农业少说也落后了几十年,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但是我们在支持三农和金融配套的时候有很多的困惑和问题。
一个是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努力还是粗放式经营,农业的综合成本在不断上升,比如融资的架构、农民工的工资,产业信息不对称,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非常大。我们的农产品缺乏精加工,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比较少。农户增产不增收,这种问题非常突出。加上农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我们搞金融的经常碰到贷款收不到,因为自然灾害、天灾人祸,政策性的物价风险、自然灾害的风险时有发生。比如今年我们支持了大量的种粮大湖、养猪大户,养猪大户基本上亏本,现在禽流感又来了,所以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所以对养殖业、种植业都是很大的打击。
第二农村资源的整合步伐要加快。比如专业合作社发展是方兴未艾,但是组织体系不规范,政策扶持又不配套,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可以说我们这几年扶持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以及政策上的东西还是有不配套的。特别是农民承包流转的土地、农民的宅基地没有明确的产权,资本不能变现抵押、运作,只能靠一些担保公司或者是民间借贷,如果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很难解决。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信贷资金的需求,我们在农村做了调查还是非常旺盛和迫切的。八十年代初我们支持的一些小额农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三农的需要,现在三五万块钱不需要借了,现在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动辄几十万,土地流转、宅基地又没有办法登记、抵押、评估,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农户。还有信贷风险也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因为农业产业又是分散的,效益比较低,风险比较高的特征,加上我们农业政策的保险又没有跟上,补偿机制又缺位,政策性的一些农业保险比较少,如果有也不多。收不回来的贷款、坏账我们每年要核销十多个亿万,只是我们金融部门承担,这些分担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里想支持,但是国家有些东西又不配套,特别是国家的四大补贴没有直接补到农民承包责任地,没有补给种粮的人、养殖的人,他们没有得到。如果是养殖、种植的人能够得到这笔钱,把这笔钱筹集起来建立一个担保资金,起到放大的效应。银行可以放大五倍、八倍的贷款,这多好。
所以就这些情况简单谈点意见。第一我们想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我们信用社既然定位是支持三农的,虽然面临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们还是要研究怎么解决。一个是要加强跟财政、农业和政府部门的沟通汇报,也要跟农民朋友一起讲怎么把补贴资金配套起来建立担保基金、风险基金,给种植户、养殖户支持。第二就是要发挥一些专业合作社免担保抵押民间机构包括协会、商会的作用,由他们来牵头,组织分散的种植户、养殖户,我们进行贷款支持。第三个我们想引进一些担保公司,特别是要求政府多成立一些农业担保公司来维我们农民朋友种粮大户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这是我们以后要考虑的。第二是尽快发挥我们农民的承包责任田、宅基地流转,建立一个交易的平台和评估的机构,由政府来牵头,我们也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我们来配套。第三要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这里提几个建议,我们国家要尽快制定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策,比如建立期货市场、建立市场信息预警机制等等。第四个方面就是要建立农业分散风险的机制。包括我们三农的保险、三农的补贴等等,确实我们的贴息还是不多,有些种粮大户有的得到了贴息,其他产业、其他行业贴息还是比较少,这是我们都要共同来努力。再加上三农经营户,特别是为三农服务的经营部门,农业生产整个过程是免费的,但是金融部门不但要承担坏账的损失核销,而且要给予免税。比如国外一些重点的农业机构都是不要交税的,国家都是给予扶持。以上的发言不一定对,不对的地方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