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服务 -> 现场播报
第四届(北京)现代农业与资本发展国际论坛9月举行
时间:2013-08-22 00:24:19来源:作者:张海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1日讯第四届(北京)现代农业与资本发展国际论坛(ACF)将于9月6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本届论坛将就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走出去等发展战略,结合产业并购与金融资本等话题展开,下设农业品牌与消费、农业风险投资、休闲与观光农业三个专题论坛,并将评选出2013年度中国农业产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及最具科技创新能力企业TOP10。

  进入2012年,在整个市场呈低迷态势、IPO退出受阻的大环境下,农业企业纷纷转向并购这种资本运作的方式来实现扩张转型的需求、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仅2012年全年的农业行业并购金额就达到近7.8亿美元,是2010年全年并购金额的两倍有余。受美国、欧洲等地区经济形势欠佳,国内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及食品安全问题等因素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寻求并购的积极性尤其高。

  中国在过去5年里斥资327亿美元购买食品资产和农场,而在更早的5年里,中国总共只投入了42亿美元。除了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等既定目标之外,中国的投资还在非洲南部、俄罗斯和欧洲的部分地区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乳制品企业是最先冲出去的。2010年,光明乳业成功收购了新西兰Synlait Milk公司,成为中国乳企首例成功并购海外乳业公司的成功案件,此后开启了中国乳企海外并购大潮。

  中粮集团早在2010年便公开称,在未来五年将增加至少100亿美元用于海外投资,投资的重点市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并于2011年5月收购了澳大利亚着名的糖企Tully Sugar。同年3月,新希望集团并购了新西兰第二大农业上市公司PGG Wrightson。2012年5月光明食品集团收购了英国维他麦公司。今年5月双汇集团宣布以7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美国最大猪肉制造商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若审查顺利,此交易将刷新中国企业并购美国公司的金额纪录。

  联合国农业组织发布报告称,在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源有限的制约下,中国的消费增长将高于产量增长,中国的粮食供应将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预计到2022年,中国的粗粮主要用于牲畜养殖、进口将翻一番,大豆进口将增加40%,肉类进口会大幅增加,牛肉进口接近翻一番,未来十年中国将更加依赖进口粮食、油籽、肉类,这一趋势可能会抬高价格,并在全球农业产业催生更多并购交易。

  其实早在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便强调了加快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鼓励我国的农业企业,以营利和合作为目的,采取资本、技术、产品和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我国在农业技术、农作物管理、资金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发达国家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条件比较好,但土地开发程度不高,土地开发潜力巨大。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农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提供了空间。其次,我国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要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今年年初,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社保部、国土部、商务部、央行、国资委、国税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12家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将农业产业化列为需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重点行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产业化链条中的每个环节,对农业产业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个环节断了、调控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价格的稳定问题。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企业普遍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带动力差,只有靠大型优质的龙头企业主导,通过并购不断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才能加大农业产业的聚集力度,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发展,强化对农业产业化链条的掌控。

  第四届(北京)现代农业与资本发展国际论坛(ACF)将将就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走出去等发展战略,结合产业并购与金融资本等话题展开,针对我国农业企业当前遇到的棘手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及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工信部中国劳动保障部中国商务部中国发改委中国农业部中国工商总局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卫计委中国乡村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