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好多荔枝种植户施肥存在较多误区,容易出现施肥不当现象,造成施肥后肥效差、见效慢,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误区一:施肥点离根越近越好。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位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吸收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越靠近茎部,肥料越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还容易出现“烧苗”现象。
误区二:施肥越多越好。施肥太多,会导致树体营养供需不平衡,重者烧根死树,病虫滋生严重,轻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只长树,不结果或结果少。
误区三:施肥时间按忙闲。不是依据果树需肥时期施肥,而是根据劳力忙闲确定施肥时间,存在“树需肥时无空施,人闲施肥树不需。”
误区四:施肥种类随意定。为图方便随意用化肥代替果园基肥,连年如此,结果是果园肥力下降,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果质变劣。
误区五:重地下轻地上施肥。习惯于地下施肥,对地上施肥即叶面喷肥的作用轻视,不能做到地下施肥和地上施肥相结合,结果导致黄叶病、小叶病、缩果病、早期落叶病等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叶片光合功能降低。
误区六: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肥料施入水田后3—5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因此荔枝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会造成低产、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荔枝需肥特性进行。
误区七:重视大量元素,忽视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但如果不增施微量元素,则会造成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等。因此,在施足大量元素的同时,必须针对荔枝的需肥养分构成情况,配合施用微量元素,以保证荔枝的正常生长。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