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是飞沫传播,只要阻断飞沫就可以避免,勤洗手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这是公认的事实。与此相似,对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来说,阻断传染途径同样是头等重要的防控措施,尤其是近年农机跨区作业以来,这个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农机跨区作业为解决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和机械化大规模作业之间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小麦机收水平由1997年的54%提高到2008年的82%,2009年投入收获的小麦联合收割机44万台,参加跨区机收的28万台,基本实现了小麦生产机械化。但同时我们绝不能小视农机跨区作业的传病作用。
近年,小麦腥黑穗病在我国北方普遍发生,有些地区发病相当严重,其田块发病率在30%以上。小麦孢囊线虫也在河南迅速发展蔓延,发病面积已近1400万亩,其中重发区近40万亩。最近,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家进行了调查,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车轮和车斗携带的土壤和粉尘中有57.4%的样品含有小麦孢囊线虫,平均为每百克土壤有13个孢囊;公路旁收割机百分之百传带孢囊线虫,每百克土壤能够查到1-26个孢囊。可见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可以传播种传和土传病害的。
显然,控制小麦腥黑穗病和小麦孢囊线虫也要注意联合收割机的“个人卫生”。据报道,目前全国水稻联合收割机总量已经达到41万台,机收水平达到54%左右;玉米联合收割机总量达到6万台,机收水平超过12%。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因此,建议农机跨区作业转场前后都要清除车轮上和机具中的土壤、粉尘,如同“进门先洗手”。这应该写入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制度化的操作规定,以确保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同时,把农业病虫害防控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