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奶”死灰复燃?央视称,所谓“皮革奶”风波是由语焉不详的报道引发的,农业部已证实是谣传。
“皮革奶”是几年前的事
上周,两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但认真探究,却颇多蹊跷。
16日起,一篇《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引来多家媒体转载。“问题奶粉”、“死灰复燃”、“致癌”等字眼,迅速产生爆炸效应。
然而,细读该文不难发现破绽:通篇并无所谓“死灰复燃”的具体事实和细节,也没有查处的案例,只是“一句带过”式提到了2005年山东和2009年浙江的两宗个案,而这早在当年就已查处并报道过。该文的唯一新信息是,农业部2月12日出台两个文件,其中提到对生鲜乳品要检测三聚氰氨,也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 。这其实是农业部的例行通知,去年也是如此,但该文似乎对文件内容作了“反向解读”———既然要检测,可能就有问题———于是借题发挥。更可疑的是,该文花大篇幅讲述乳品企业的股市表现,还推荐了一只乳业股票……
“听啥信啥”源于信任危机
事件的真相正在逐渐揭开。18日晚,央视对“皮革奶”风波作了剖析:为何在此类事件中,普通百姓不作稍微详细的分辨,听到什么就信什么?
央视评论员认为,这说明由三聚氰氨而导致的中国乳制品的信任危机,依然停留在人们内心。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要恢复这种信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是宁信其 有,不信其无,一旦出现一个哪怕不属实的报道,大家也会觉得“有可能吧”、“是吧”,甚至有谁出来辟谣,反而还要怀疑一下。文/那烂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