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农机农具
苏桂河:从“貂得一”到“貂百万”
时间:2011-03-31 15:44:1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大山

  文登市侯家镇河杨家村的苏桂河,几年前还是村里有名的“貂得一”,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貂百万”。提起老苏这两个绰号的由来,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2001年,一直靠土里刨食的苏桂河,看到村里人养貂都挣了钱,就咬了咬牙,把多年的家底拿出来,以800元一组(1公4母)的价格买了10组种貂,在自家房前建了一排貂舍开始养貂。人家喂貂加维生素,老苏在拌貂食时也往里面和维生素,人家给貂打防疫针,老苏也忙着去买药,就这样照葫芦画瓢跟着人家学起来。到了第二年6月下旬,母貂开始产仔,别人家的母貂接二连三地产仔,平均产仔四五只,老苏养的母貂多的产了三只,少的产了一只,有两窝的母貂竟然早产!老苏傻眼了,掰着手指头一算,他养的母貂平均产仔只有一只。因此,人们戏称他“貂得一”。

  2003年,老苏从亲戚家借了3万元,又建起了一排貂舍,上了10组种貂。这一年,他不再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喂貂,除了订阅养殖技术书刊自学外,镇里举办的水貂养殖技术培训班,他一场不落,记下了厚厚的一本笔记,还经常去养貂大户家里拜师学艺,逐渐掌握了饲料加工、水貂配种和产仔分窝等技术要领,并学会了自己动手给水貂“看病治病”。这一年的6月份,老苏养的种貂产仔率达到了3只。还没容得他欢喜,貂场又出问题了,由于母貂在产仔过程中受到了惊吓,出现了自咬现象,一夜之间,母貂把小貂咬死了过半。

  这一下彻底把老苏给打懵了,他不吃不喝在炕上躺了两三天。从炕上爬起来,老苏一咬牙:我还就不信这个邪!这一年的秋天,老苏把家里的房子做抵押贷款5万元,又盖起了一排貂舍,上了10组种貂。为了保证种貂的质量,别人花1200元买一组当地土貂,他花2400元一组去买美国短毛黑洋貂;为了保证种貂选种育种的纯度,老苏为每组种貂建立了种貂谱系和生产记录,每年坚持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二、三月份水貂发情、配种阶段,老苏都提前一个月对种公貂进行配种预备期饲养,每天严格按照莱阳农学院专家给开出的营养配方,合理搭配,精心准备“营养套餐”;对母貂则每天称一下体重,实行限量喂食的办法,严格控制母貂的体重,防止母貂因过肥而流产,因过瘦导致仔貂发育不良。七、八月份水貂产仔哺乳期,老苏更是不分昼夜,寸步不离貂舍,有空就蹲在貂舍前仔细观察母貂的生活习性,看它们有无异常反应,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老苏的心血没有白费,他家的种貂平均产仔率达到了4只,仔貂成活率达到了98.6%。当年,老苏就还清了所有外债。

  2007年,正当苏桂河想扩大貂场规模大干一场时,国际皮毛市场风云突变,貂皮价格一路下滑,原先卖到300元一张的公貂皮,现在200元一张还少有人问津;貂饲料却一路上扬,小杂鱼每公斤由原来的2块多涨到了4块多,周围的一些小貂场不堪重负,纷纷关门倒闭。当时,一家集体貂场搞扩建想把老苏的貂场盘过来,价钱出得也不低。亲戚朋友们都劝老苏,趁早把这烫手的山芋甩出去。老苏说啥也不同意。左右不了市场,老苏就把心思放在了貂场内部的管理上。在饲料改良上,他试着用鸡肠子替代传统的小杂鱼,用玉米面、豆粕代替大豆粉;夏天,为防止水貂中暑,他在貂舍上面加盖了防晒网;喂貂时,别人把貂食倒进貂笼前面的貂碗里就行了,老苏却别出心裁,把貂碗放到笼子上面,貂每次吃食时必须要爬高才能吃到,这样每天增加貂的运动量,增强了体质,养出来的貂体大毛长招人喜欢。

  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到了2010年,老苏的貂场已经达到了100组种貂的规模,每年的提纯复壮为他培植起了自己的水貂当家品种,科学管理又为他节约了10%的生产成本。老苏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昔日的“貂得一”,变成了四里八乡闻名的“貂百万”。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