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农药时,使用者和农药直接接触,从配药、施药到施药结束后的清洗等过程因吸入或接触农药而发生中毒的危险性很大。安全使用时避免和减少中毒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做到安全使用,必须切实做好配药、施药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工作。
(1) 安全配药。配药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安全量药和配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配药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农药知识,掌握必要的技术和熟悉所有农药性能,并能正确称量农药。
②配药前应认真阅读标签,了解用量、混配说明和需用施药器械。
③开启农药包装、称量和配药时,应戴用必要的保护设备(如口罩、橡皮手套等)。
④农药称量、配制应根据药剂性质和用量进行。易与水混合的高浓度制剂,量取后直接倒人喷雾器贮液罐中,然后分批加水。可湿性粉剂最好先与少量水预先混合成糊状物,再将其倒人喷雾器贮液罐内,然后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可直接使用的粉剂和颗粒剂打开包装后,用手撒或用喷粉器施药。
⑤处理粉剂和可湿性粉剂要小心,否则,易造成粉尘飞扬,吸人体内。口袋开口处应尽量接近水面,操作者应站在上风处,让粉尘和飞扬物随风吹走。
⑥喷雾器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泄溢,一般不超过喷雾器贮液罐的3/4。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不要多配。
⑦配制农药,应在离住宅区、牲畜棚和水源的地方进行,孕妇、哺乳妇女和儿童不能参与配药。
⑧请勿以手代勺,搅拌时切勿将手掌及手臂浸入药液中。
(2)保护用具。农药进入人体有三种途径,即经皮(皮肤吸收)、经口(消化道吸收)和吸入(呼吸道吸收)为防止农药进入人体,穿戴保护用具是必要的。
(3)安全施药。施药过程时间长,整个操作过程最容易吸收或吸入农药,因此注意安全保护和预防是重要的。施药时一般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①了解所使甩的农药,要仔细阅读标签,熟悉农药的性能及毒性,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
②田间施药前,要检查药械是否完好,以免施药过程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如有溢漏,应及时处理。
③施药时,人要站在上风处,顺风喷药,避免逆风施药。风速超过15公里/小时时,不要施药。
④尽量避免施药人员在农药烟、雾中呼吸,否则应戴相应的口罩或除毒的面具。施药人员应在操作时严禁进食、喝水或抽烟。施药后,在抽烟、喝水及吃东西前要洗手。
⑤不要用嘴吹堵塞了的喷头,应用细签、草杆或水来疏通喷头。
⑥不要在一天中最热的中午施药,因为这时人体大量排汗,会使得皮肤更为敏感。
⑦施药后,至少24小时内不能进人处理过的田间。应仔细阅读标签,以了解施药后再进入田间或进行收割的最少间隔期。
⑧如果不慎使药液沾在身上,应立即停止作业,用肥皂及大量清水充分冲洗被污染部位。敌百虫药剂的污染,只要能用清水冲洗就可以了。眼睛中不慎溅入药液或药粉,必须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施药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早去医院捡查治疗。
⑨不要将用剩的药液或清洗液倒入水塘、河沟或路旁。如果标签上没有专门规定,剩余的药液可留到第二天使用。
⑩每天施药完毕,要清洗和检查施药器具。
(4)施药后的安全操作。农药施用完后,也应注意保护人、畜的安全和避免环境的污染。使用后剩余的农药和尚未用的农药应分类贴上标签,送回库房妥善保管。用剩的药液,只要标签上未明确禁止,可妥善保存,留作第二天施用。施药后的田块要树立明确标注 (尤其是对毒性高的农药),在一定时间内禁止人、畜进入。稻田施药后要注意防止田埂渗溢,污染水源。施过药的水果、蔬菜和茶等,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要采摘和收获。
(5)禁用和限用农药。一些农药由于试验或使用中有较大的安全方面的问题,而禁止登记和生产;而另一些农药由于毒性较高而禁止在一些作物如蔬菜、茶上使用。
①禁止生产的农药:下列农药因毒性和安全问题而已被禁止生产,它们为:敌枯双、二溴氯丙烷、普特丹、培福郎、18%蝇毒磷乳粉、六六六、滴滴涕、二溴乙烷、杀虫脒、氟乙酰胺、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等。
②限制使用的农药:许多农药如1605、辛硫磷等,由于其毒性高、残留长,而限制在一些作物上使用,不允许在蔬菜等作物上使用。
高毒农药(不包括杀鼠剂):甲拌鳞(3911)、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等。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