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农机农具
各地多措并举紧锣密鼓备春耕
时间:2013-03-29 12:32:52来源:作者:樊稠

  记者从省农委种植业管理处了解到,由于秋雨多、冬雪大,加之春季气温低、回暖晚,今年我省春耕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春涝形势严峻,除涝保种任务艰巨;春整地任务量大,适时早种难度大。对旱田来说,由于耕地完全被积雪覆盖,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融雪,春整地时间就会拖后,影响适时播种。对水田生产来说,水稻扣棚育苗至少面临“四难”:一是秋建有效时间短,秋备基础薄弱;二是今春田间积雪厚,清雪任务繁重;三是池埂破损多、稻田堑沟深,整地难度增大;四是春季降水多,后春冷空气活动频繁,气象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据统计,气候因素致使去秋全省农村大部分地区水田整地、备土、做床不到三分之一;由于耕地泥泞,全省有近三分之一的玉米秸秆没有出地,这成为春耕生产的另一不利因素。

  尽管如此,全省备耕生产仍在困难中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种子、化肥、柴油等各项物资货源充足,正加快下摆;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各类农机具检修接近尾声;各地正积极组织机械和畜力,对田间积雪提早耙耢,加快融雪散墒和耕地化冻;水稻产区抢抓晴好天气,清雪扣棚全面掀潮,截至18日,农垦清雪工作全部完成,已扣棚37.9万栋,占应扣棚的94%;农村已完成清雪54.5万栋,占应清雪的68.3%,已扣棚27万栋,占应扣棚的33%,但按照全省3月25日全面完成水稻清雪扣棚任务目标的时限要求,农村还有67%的任务没有完成,工作压力仍大。

  抗涝播种专家献计

  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卢玉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冬以来,省农委已先后4次组织农业、气象、水利专家会商,研判形势,提出对策,先后下发了《黑龙江省2013年主要粮食高产优质品种种子区域布局规划》、《抗春涝保春种技术指导意见》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春种期间防控技术意见》,指导农民科学抗灾保种。

  针对今春农业生产形势,专家们一致认为,旱田抗涝播种技术措施应以耙雪散墒、抢早整地、科学晒种包衣、杜绝越区种植、适地适时催芽播种为主;水田抗涝播种技术措施应注重及早扣棚、备好床土、增温壮苗、搞好整地、精选种子和加强管理为主。

  专家建议,各地要迅速组织机械和畜力顶凌耙雪耢雪,加快融雪散墒和耕地化冻,为快整地、早播种、抢农时争主动。

  在作物品种选择上一定要慎重,种子不包衣不下地,防止土壤湿度大、地温低,造成粉籽、烂籽现象。由于土壤湿度大,地温低,出苗时间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机播和人工播种相结合,按照岗地、平地、洼地顺序合理安排机械播种作业,力争播在丰产期。对坡耕地、易跑墒播种地块,多镇压、重镇压;对低洼易涝地块,少压或轻压,甚至不压;覆土与正常年份比要浅些。要控制化肥总量,一般是正常年景的80%~90%用量。减少基肥用量,用树脂包膜肥料或应用硫包衣缓释氮肥做底肥。正常年份基肥占60%~70%,追肥30%~40%,春涝年份基肥减少至占40%左右。对水田来说,要积极推广钵体育苗、隔离层育苗和两段育苗等技术,增温隔湿促进壮苗;并针对春涝可能带来的低温高湿情况,要及时监测可能发生的清枯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提早防治。由于去秋多雨、低温,水稻、玉米种子含水量偏高,种子质量受到影响,因此一定要确保农业生产用种适宜对路,依据我省品种区域布局规划及本地生态环境、积温、气候等条件,科学确定主栽品种、搭配品种,严禁越区种植;购买良种后,全部做种子发芽率试验,尤其是水稻种子,农民使用自留发芽率低的水稻种子应适当加大用量,进行催芽播种,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