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农膜
中国转光农膜的开发之路
时间:2015-04-13 15:53:46来源:作者:谢伟

早在1976年,日本农业用光线选择利用技术研究协会就曾报道过掺蓝色荧光、红色荧光助剂的聚氯乙烯薄膜。1982年,日本山添胜彦等人将稀土荧光化合物添加到聚苯乙烯里制成发光聚合物1985年,俄罗斯Golo dkova LN 等人将稀土荧光化合物加入到PVC、PE等树脂中制成温室薄膜。

我国转光农膜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本文列举下列某些实例: 1989年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李文连等人将稀土荧光助剂掺入到PV C树脂,制成光转换蔬菜大棚薄膜,它不仅使蔬菜增产,还可用于水稻育秧和人参栽培。199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塑料厂研制出光转换农膜,可将紫外光转换成蓝光和红光,使黄瓜、番茄、人参增产。同年上海师范大学傅楚瑾等人将稀土荧光络合物添加到聚乙烯里,制成新型农膜,可使番茄、茄子等增产。1992年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单位制成L- 蓝光膜,用于水稻育秧,使粮食增产。1994年青岛新桑达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孙新世等人将稀土螯合物作为转光剂,制成聚乙烯转光农膜,并形成一定生产能力。同年,中科院化学所和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将俄罗斯科学院的转光技术引进国内,开发出商品名为瑞得来 (red light)的转光母料,并由北京市华盾塑料包装器件公司等单位制成转光农膜,进行较大规模的农田扣棚试验。

之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辽宁锦州塑料制品厂、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第九塑料厂、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分别研制出稀土转光农膜〔10~ 12〕。1997年中科院电子研究所采用有机荧光化合物为转光剂, 也研制出了转光农膜〔13〕。1998年上海三花薄膜厂、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制出了耐侯光转换无滴三层共挤聚乙烯农膜,它不仅具有保温、耐老化、防雾滴等功能,还具有光转换功能,属于第三代农膜,经过较大规模的扣棚试验表明,它与长寿无滴三层共挤聚乙烯农膜比较,可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

回顾几十年来转光农膜的开发进程, 可知: (1)国内对转光剂、转光母料和转光农膜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中稀土转光剂的研究更为引人注目; (2)塑料专业厂家对于转光农膜的加工技术研究也非常重视,已从单层转光农膜发展到多层转光农膜; (3)转光农膜的扣棚试验规模不断扩大,试验作物品种不断增多,从人参栽培、水稻育秧、蔬菜瓜果种植到花卉栽培都在试验,并且均已取得可喜效果; ( 4)转光剂、转光母料和转光农膜的商品化生产趋势及其市场竞争正在逐步形成。

农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