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农膜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如何防治
时间:2016-04-06 01:42:40来源:作者:
米矮花叶病毒病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病毒性病害,该病病毒通过蚜虫的扩散而传播。蚜虫迁飞到玉米田吸食传毒,大量繁殖后辗转危害,易造成该病流行。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苗期1~2片叶时即可感染,以苗期侵染受害最重,抽穗后植株抗病能力明显增强,发病受害较轻,一般不会导致大发生。一般3~7片叶发病最重,开始在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以后扩展到全叶,叶色浓淡不均,叶脉绿色,叶肉失绿变黄,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俗名也叫花叶条纹病。发病重的病株生长缓慢、黄弱、矮小,不能抽雄结穗,提前枯死。该病主要防治方法为:

  1、因地制宜,合理选用耐病、抗病良种。

  2、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锄草,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可减少传毒寄主,减轻发病。

  3、药物防治:在传毒蚜虫迁入玉米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洒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在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发病初期及时选用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药剂,与植物动力2003、农家宝等叶面肥配合喷施,每隔7天喷1次。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