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农药
农药使用效果差原因分析
时间:2010-12-30 13:37:2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鲁夫

    一、诊断错误。病当虫治,虫当病治。如树早期落叶病,当作蜘蛛危害;番茄青枯病死苗,错诊为地下害虫咬根死苗等等。这样用农药再多也不会见效。
    二、药不对症。诊断正确,但药不对症,例如用井冈霉素防治小麦赤霉病;用三氯杀螨醇防治小麦粘虫等。
    三、贻误良机。防治虫害,应在成虫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初孵至三龄前施药效果最好。如果幼虫已至三龄以上,作物已咬害成灾,此时防治,施药再多,效果也不佳。
    四、药量不准。用药量过多或多少都不好。浓度过大易发生药害,浓度过小又达不到防治目的。必须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和要求配制,才会获得满意效果。
    五、盲目喷药。喷药要喷在要害部位,才会收到理想效果。而防治棉花红蜘蛛,喷药时一定要使药喷在叶片背面,才能收到效果。
    六、天时不利。药效与温度、湿度、雨、露、风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如使用乳剂农药,喷药后至少在未来的24小时内无雨,效果才好。使用胃毒、触杀剂农药,最少需要两天内无雨冲刷,才能较好地发挥药效。故此应根据当地气象预报,选择适当的天气条件喷药。

[编辑:许海]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