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农药
根据农药毒性选择农药
时间:2013-02-19 21:20:45来源:作者:陆飞

  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和鼠害,是农业生产综合防害中的重要手段。但有些农药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农作物产生药害,杀伤害虫天敌,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使用操作规程,不超范围使用农药,不随意加大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数量;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和施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时间,可充分发挥农药的使用效力,尽量避免和减少农药使用中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根据农药致死中量(LD50)的多少,又可将农药毒性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剧毒农药。它的致死中量为≤5毫克/公斤体重。如毒鼠强;2.高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至50毫克/公斤体重。如甲胺磷、甲拌磷、磷胺、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等等;3.中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0到500毫克/公斤体重。如乐果、叶蝉散、速灭威、敌克松、菊酯类等农药;4是低毒农药,它的致死中量为501到5000毫克/公斤体重。如敌百虫、杀虫双、马拉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甲四氯、丁草胺、草甘磷、阿特拉津等等等;5是微毒农药。致死中量在5000毫克以上/公斤体重。如多菌灵、百菌清、乙磷铝、西玛津等。   由于分子结构组成的不同,因而其毒性大小、药性强弱和残效期也就各不相同。根据农药毒性的大小,农药的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据了解:急性毒性指农药一次进入动物体内后短时间引起的中毒现象,是比较农药毒性大小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有机磷剧毒农甲拌磷、甲胺磷等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亚急性毒性指动物在较长时间内(一般连续投药观察三个月)服用或接触少量农药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慢性毒性指小剂量农药长期连续用后,在体内或者积蓄,或是造成体内机能损害所引起的中毒现象。在慢性毒性问题中,农药的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等特别引人重视,如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氯高残留农药666、滴滴涕等。衡量农药毒性的大小,通常是以致死量或致死浓度作为指标的。致死量是指人、畜吸入农药后中毒死亡时的数量,一般是以每公斤体重所吸收农药的毫克数,用毫克/公斤或毫克/升表示。表示急性程度的指标,是以致死中量或致死中浓度来表示的。致死中量也称半数致死量,符号是LD50,一般以实验室小白鼠或大白鼠做试验,施药之后导致半数的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叫致死中量,其计量单位是每公斤体重毫克。   要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要坚决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中等毒性的农药,在蔬菜上也要挑选使用,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