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农药
农药的施用技术
时间:2013-08-28 00:03:47来源:作者:易欣

近年来,几乎每户果农都使用农药,都有一些喷药机械,但却缺乏使用技术,虽然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但却防效不理想,其原因及问题有下列几点:

1.防治对象不明确,尤其在几种病虫同时发生时,不了解各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习性而滥用农药,如用拟除虫菊酯防红蜘蛛,甚至用杀虫剂防病害。

2. 喷药时期不适合,,错过了有效防治时期。

3.随意加大喷片孔径,甚至将喷片去掉,使得药液喷洒不均而似雨滴落下,叶面只剩少量药液,不足以杀死病虫。

4.对用药效果的错误认识,许多果农认为某药使用后2-3分钟见虫死,则认为该药或该浓度有效,否则便拼命加大药量,或选毒性极强的药,结果使病虫很快产生抗药性。

一、克服抗药性措施

1.农药的混合使用 把不同种类、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用,不仅能克服和延缓抗药性,而且能起到兼治病虫害、增强药效、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成本等作用。

2.农药的交替使用 交替用药能推迟和克服抗药性的发展,但必须考虑害虫的交互抗性问题,选择没有交互抗性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例如:把有机磷和有机氯杀螨剂交替使用,是防治果树红蜘蛛,阻止抗性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

3.改换农药品种 从防治的角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对抗对硫磷及内吸磷的柑橘红蜘蛛,可改用石灰硫磺或鱼藤制剂防治。但开发新药剂费用大,时间长,而且换用新农药后,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仍可能产生抗药性。因此,对农作物、果树害虫的主要害虫必须进行系统的抗性测定,及时发现抗性种群,及早设法解决。

4. 增效剂的使用 增效剂多是能抑制、促使杀虫剂分解酶系的一些化合物,从而能增加杀虫剂的生物活性,提高药效。例如对抗有机磷和西维因的害虫,可以加入除虫菊酯增效剂如胡椒基化合物来防治。

5.避免随意加大用药量。

二、农药的混用技术

混合用药不仅能克服和延缓抗药性,而且能起到兼治病虫害、增强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等作用。一般中性和中性,酸性和酸性,碱性和碱性,中性和微酸性农药可混合使用,如乐果和敌敌畏,多菌灵和井岗霉素,瑞毒素和代森锌,三氯杀螨醇和石油乳剂等,但混用农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药剂间不能具有交互抗性,要具有一定增效作用,药剂混合后不加速分解,毒性不增高。目前,有很多农药混配品种,只要三证齐全,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参照使用说明进行农药使用即可。

现配现用也是混合用药的一种方法,但必须切记如下几点:

①高毒农药品种不能混合使用

②一般药品种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③现配的农药品种不宜长期保存

④不同剂型农药一般不能混合使用

⑤具有交互抗性关系的农药不能混合使用。混合农药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作用,而应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每次使农药的总量不得超过单剂使用的总和。

(三)、农药稀释时的注意事项

1.粉剂农药的稀释方法:一般粉剂农药在使用时不需稀释,但当作物植株高大、生长茂密时,为了使有限的药剂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可加入一定量的填充料(草糠等)进行稀释。稀释时,先取一部分填充料,将所需的粉剂农药混入搅拌,这样反复填加,不断拌匀,直至所需的填充料全部加完。在稀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完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2.可湿性粉剂的稀释方法:通常也采取两步配制剂,即先用少量水配制成较浓稠的母液进行充分搅拌,然后再倒入药水桶中进行最后稀释。因为可湿性粉剂如果质量不好,粉粒往往团聚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粒,如直接倒入药水桶中配制,则粗粒团尚未充分分散便立即沉入水底,这时再进行搅拌就比较困难。这两步配制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所用的水量要等于所需用水的总量,否则,将会影响预期配制的药液浓度。

3.液体农药的稀释方法:要根据药液稀释量的多少及药剂活性的大小而定。防治用液量少的可直接进行稀释,即在准备好的配药容器内盛好所需用的清水,然后将定量药剂慢慢倒入水中,用小木棍轻轻搅拌均匀,便可供喷雾使用,如果在大面积上防治需配制较多的药液量时,这就需要采用两步制法,其具体做法是:先用少量的水,将农药稀释成母液,再将配制好的母液按稀释比例倒入准备好的清水中,搅拌均匀为止。

4.颗粒剂农药的稀释方法:颗粒剂农药其有效成分较低。大多在5%以上,所以,颗粒剂可借助于填充料稀释后再使用,可采用干燥均匀的小土粒或同性化学肥料作填充料,使用时只要将颗粒剂与填充料充分拌匀即可。但在选用化学肥料作为填充料时一定要注意农药和化肥的酸碱性,避免混后引起农药分解失效。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