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Antibiotic)是链霉素的发现者Waksman于1942年为具有阻止其他微生物发育或代谢的微生物形成物而提出的。后来科学家们把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的那些在低微浓度下,对特异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代谢产物或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的和类似的物质称为抗生素。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这类物质不仅只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在其他植物和动物体内也有类似物质(如三叶草、大蒜、葱、姜、肝、胎盘等),而且这类物质的作用远超出单纯的抗菌范围。目前对抗生素广义的解释为:
①由微生物所产生的抗菌及抗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物质;
②与微生物产物相同的化学合成物。即首先发现于微生物代谢物中,如氯霉素;
③以微生物产物为原料,经化学反应所得的衍生物或盐类;
④由以上三种来源的驱虫物质。
有人认为凡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灭微生物的物质,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物、动植物机体内的代谢产物或用化学合成、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的或类似的物质以及这些来源的驱虫物都可称为抗生素。
二、抗生素添加剂的开发
抗生素的作用首先发现于1876年,物理学家Tyndall发现牛肉汁被细菌污染而呈混浊,但随后生长出青霉,具有杀菌作用,且使青霉底部转呈透明。 1929 年Fleming于葡萄球菌寒天培养基中发现因偶然污染而长出Penicillin属青霉, 其菌落周围产生明显的透明带, Fleming由之培养,将该抑菌物质命名为:Peni-cillin(青霉素)。由于无化学家参加, 未进行青霉素的分离工作,直到1940年,由美国科学Florey研究、分离出青霉素并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培养出高单位生产菌株,实行深部培养法,改进了工业生产技术。1944年Waksman发现并提取出链霉素。1949年美国学者Stockstadt和Jukes在美国Cyanamid公司的试验室里, 为寻找一种可持续产生维生素B12的细菌的试验中, 偶然发现金霉菌发酵产物对仔鸡和猪的促生长作用。1950年4月第一次发表了结晶金霉素在猪饲养上的价值。1950年10月抗生素添加剂为美国官方承认,美国饲量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和其他研究,迅速用于生产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配合饲料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抗生素添加剂的应用概况
美国50年代抗生素用于饲料中的量约占其总销售量的21%,1963~1973年10年间年生产配合饲料8 000万吨,每年用抗生素约1 000t以上, 占抗生素总销售量的40%~50%(见图4-1)。1966年约有67%合饲料添加抗生素;1978年约有90 %配合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据统计1980~1983年美国配合饲料中所用添加剂的费用平均每年约11亿美元,其中抗生素约占21%~24%,即为2.4亿美元以上(见表4-1),用于饲料的抗生素约占总销售的40%~50%。 表4-11980 ̄1983年美国饲料添加剂的销售额和比例
年 份 1980 1981 1982 1983
抗 生 素2.41*(21)* 2.42(22) 2.48(23) 2.71(24)
营养素等 7.15(62) 6.34(59) 6.14(57) 6.04(55)
其 他 1.95(17) 2.02(19) 2.19(20) 2.34(2
共 计 11.51(100) 10.78(100) 10.81(100) 11.09(100)
*销售额; *
*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饲料研究,1986,5,(12).
日本、西欧抗素添加剂使用情况见表4-2。前苏联和东欧也应用于配合饲料, 表4-2
日本、西欧抗生素添加剂使用情况
早在60年代我国对某些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等)用做饲料添加剂做过研究,但由于多种原因,始终未能得到推广和应用。近十多年来做了许多试验,并在生产上已逐渐应用。我国已批准近十种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见附录Ⅱ)。
由于残留问题和耐药性问题,各国对抗生素的安全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继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对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种类、生产、使用方法、使用量等作了严格的规定,并研究开发了许多新的畜禽专用抗生素用以代替人畜共用抗生素。抗生素添加剂的另一个趋势为由初期的单一添加物,逐渐转为复合制剂。
促生长抗菌剂(即合成抗菌药物)
除抗生素外,人工合成的许多药物有类似抗生素的作用,添加到饲料中具有很 好的抑菌、杀菌和驱虫效果,且一般较抗生素作用强。化学合成的抗菌剂为单一化 合物,不含有促生长活性物,故大多数抗菌剂促生长效果差或没有促生长作用。且 毒性强,长期使用多有不良反应,存在残留与耐药性问题,有的甚至有致癌,致畸、 致突作用。因此,抗菌剂应用于饲料多是短期添加用作防治疾病、驱虫等保健剂, 仅有少数毒性低、副作用小、促生长效果好的抗菌剂用作动物生长促进剂以低剂量、 较长时期应用于饲料中。如喹乙醇、硝呋烯腙、对氨基苯脾酸及其钠盐、羟硝苯脾 酸等。我国仅批准喹乙醇用作猪、鸡抑菌促生长剂使用,其他抗菌剂在兽医指导下 短期应用于饲料以防治疾病、驱虫无限制。
目前各国应用于饲料作为抑菌促生长剂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磺胺类
这类抗菌剂的部分添加于饲料有较好的抗菌、驱虫效果,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 但由于有副作用(对肾脏有影响)和普遍的耐药性,目前主要用于短期预防和治疗 某些细菌性疾病和驱虫(详见第六章),仅有少数几种,如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磺胺噻唑(ST)等毒性小的与其他抗生素(如泰乐霉素、金霉素、青霉素等)合 用,低剂量添加于饲料中较长时期饲喂,以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其应用种类。作用和添加量见表5一1。磺胺类抗菌剂长期低剂量用于饲料,一般不 单独使用。12345678910下一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