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商品驴资源日渐减少的背景下,缺乏驴资源的沁阳市无中生有,通过“买天下、卖天下”,不仅交易量全国第一 ,商品驴产业也日渐红火。
7月3日,在全国唯一的“毛驴交易定点市场”——沁阳市“豫北毛驴交易市场”内,52岁的商品驴经纪人刘有福刚谈成一笔交易,他得意地说:“成交一头驴,俺可以抽5块钱佣金。去年,俺一人就谈成了4000头左右,挣了2万多。”
“如今,沁阳人商品驴年交易量达10万头,位居全国第一;商品驴市场正在向两端延伸产业链,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加工水平,成为全国瞩目的商品驴产业。”谈起驴产业,沁阳市副市长马有明精神振奋。
历史上,沁阳是中原进入山西、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是毛驴集散地之一,当地有养驴、贩驴、杀驴、吃驴肉的传统。近两年,沁阳市委、市政府决策者发现,沁阳人食用驴肉的传统,已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毛驴交易市场,成了全国重要的商品驴集散地,成该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优势。
目前,该市按照培育市场型龙头企业的思路,投资500余万元,建起了“豫北毛驴交易市场”,建立了“中国毛驴网”。豫北毛驴交易市场总经理陈新路介绍:2006年市场日均成交商品驴近200头,单日最高成交达580头,年交易6万多头,年交易额约2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商品驴市场;商贩来自西北、华中、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基本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200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毛驴交易定点市场”和商品驴价格信息采集单位,其价格每天都在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发布,成了我国商品驴价格“风向标”。
沁阳市畜牧局局长王小正表示:“商品驴大市场催生了许多新行当,比如,商品驴经纪人,持证的就有100多个,贩驴专业户达到120家,屠宰户50多个,驴肉包装加工厂13家等;举办商品驴交易经纪人培训班和商品驴经纪人大赛,评选出了 ‘十佳经纪人’,建起了200多人的商品驴交易经纪人队伍。”
为打造商品驴产业,必须上下延伸产业链。沁阳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意见》,确定将养驴业作为畜牧业发展重点之一,明确了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和对策举措;制定了《沁阳市养牛业和养驴业奖励扶持政策》,制定了用地、用电、贷款、补贴等鼓励措施,规定农户每购买一头毛驴可以获得1000元贷款扶持。 该市按照“公司+市场+农户”模式,统一规划了沿山沿滩7个养驴基地乡镇和20多个养殖小区,以养殖小区示范带动散养农户;养殖大户以繁殖幼驴为主,散养农户以养殖育肥为主;对养驴农户,由商品驴市场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提供幼驴、统一提供技术、统一提供疫苗兽药、统一收购商品驴。
2006年6月,该市与东阿阿胶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共同建设‘东阿阿胶沁阳肉驴加工项目’,合力打造沁阳商品驴产业。目前,生产线正在试生产。该公司以沁阳传统名吃‘怀庆府闹汤驴肉’为主,与东阿阿胶产品搭配,开发高档冷鲜速食驴产品,已注册了‘驴行家’、‘怀府陈家’、‘阿胶驴肉’等系列驴产品商标。目前,该市驴肉加工企业己有13家,年宰杀商品驴约6.7万头,加工驴肉约6000吨。
在驴肉加工企业乐乐康公司,董事长曹红旗介绍:“2006年我们公司驴肉产量330多吨,品种60多个,销售收入1100多万元,利税140多万元。‘老师傅闹汤驴肉’成了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老师傅’品牌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今年产销形势更好,现在每天有1-2吨驴肉产品发往郑州、北京、南京、武汉、广东等城市,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在新建的沁阳肉驴加工项目工地上,陈新路展望:“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精深加工驴肉6000吨,三年内形成20亿元商品驴产业链。”然而,马有明坦言:“虽然沁阳商品驴市场数量较多,但是分布散、规模小、影响弱,用产业化眼光来审视,其市场效应还不足以拉动一个大产业。” (中新网河南新闻)文章来源: 中国农业网 日期:200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