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牛钱癣病防治
时间:2009-12-10 11:56:16来源:作者:山峰

 

 

 

笔者在兽医临工作中已治疗不少病例的牛钱癣病,有的钱癣病还在牛群中互相传染,给养牛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特对牛钱癣病的防治作报告,若有不当之处,请同行多指正。

一、临床观察

钱癣病常发生在牛的颈部、头部。最初全身不同部位出现豌豆大小结节,并逐步扩展,出现灰白色或黄色鳞屑癣斑,大小不一,由铜钱大至手掌大,痂皮增厚,被毛脱落,病变多局限于颜面部。眼睛周围的小病灶常常融合一起形成大病灶,即是所谓的“眼镜框”现象。由于覆盖层痂皮增厚,像贴在面部的面团,因此,“面团嘴脸”也是主要的临床特征。根据以上临床特点,即可确诊为牛钱癣病。

二、防治措施

1、对于发病初期的病牛应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与健康动物接触。

2、应加强对污染的畜舍、饲槽、用具等物的消毒。可用10%福尔马林溶液或5-10%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

3、治疗  病初可用灰黄霉毒或克霉唑软膏涂擦,直到痊愈为止。对于重症病例,内外兼治。首先用温热肥皂水洗净,然后涂擦灰黄霉毒软膏;再内服灰黄霉素片剂,每天0.5g/头,(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量0.1g)连用七天,十天后走访全部康复。

三、病例介绍

兴义市敬南镇童老林饲养的西门塔尔杂交犊牛15头,46月龄,20055月从当地牛贩子手中购进,饲养一星期左右开始发病。畜主从牛的发病初期到病重,前后共用了依维菌素针、敌百虫、废机油等治疗无效。病牛有不同程度的痒感,若为群体饲养,该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对体质较弱的病牛在冬天还出现死亡现象,即“倒冬”。

四、讨论与结语

1、钱癣病是皮肤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侵染表皮及其附属构造所引起的真菌疾病。其病程持久,难以治愈。各种动物都能感染,尤为犊牛最易感。

2、该病能互相传染即为直接接触传染,因此,对发病初期的病牛应隔离治疗。

3、该病由以下特殊临床症状,即:“眼镜框”现象、“面团嘴脸”以及在额、头不同部位出现铜钱大至手掌大的病灶等不难作出诊断。

4、对于发病初期直接用灰黄霉素软膏或霉唑软膏涂擦为宜,对于重症病例,要内外兼治,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