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牛蕨中毒的诊疗
时间:2009-12-10 12:03:03来源:作者:大山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

 

  蕨为凤尾蕨科蕨属多年生植物,在我镇大部分地方均有分布,该植物多生长在向阳的草地植物中,开春萌发早,家畜喜采食,每年的冬春季牧草生长贫乏,牛羊放牧过程中因贫青而过量或较长时间采食后引起中毒发病。自1993年以来,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蕨中毒病例93例(其中水牛15例),除2例由于发病后未及时就诊,病程拖长、治疗较晚死亡外,其余均已治愈,取得了满意效果。根据病历记录,总结报道如下。

 

1 发病原因

 

   寒冷的冬季过去,气温逐渐回升,蕨类植物开始萌发,其幼苗、枝叶并成为放牧牛群短期内采食的主要食物之一,牛群通过放牧采食过多蕨幼苗及其枝茎而引起慢性蓄积中毒。这是因为蕨类植物中含有硫胺素酶等有毒成分,能抑制骨髓造血机能使血小板、嗜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而直接影响循环系统的毛细血管脆性,使血管通渗性增加,血液大量渗出,出现全身渗出性出血而发病。并伴随关节、肺、胃肠、肌肉的出血性感染,最后因极度贫血、消瘦、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衰竭死亡。

 

2 临床症状

 

    家畜过量或较长时间采食后,一般在10~30天内发病,其发病时间与采食量有关,属慢性蓄积中毒,发病初期,精神沉郁,粪便稀软不成堆,行走时,步态踉跄,后躯摇晃无力,关节(多见于前肢的腕关节和后肢的膝关节、跗关节)肿胀,食欲差,咀嚼缓慢,常凝神呆立,可见口角、下唇流出带血和黏液性唾液,打开口腔舌根、舌面有散在性出血点。2~3天后体温突然升高到40.0~42.0℃,食欲、反刍减退,有的甚至停止,这时病牛常表现不安,回顾腹部,后肢踢腹,用手压腹部,有疼痛感,并发出嘶叫声,频频努责,并排出带血凝块的粪便,哺乳母牛泌乳停止,妊娠后期的母牛发生流产,少数病牛鼻孔出血,腹下、乳房、会阴部呈蜡黄或苍白色,并有出血点或瘀血块,排血便并混有新鲜血液,排尿痛苦,尿中带血。

 

3 剖检变化

 

    病牛死亡后,尸僵完全,进行病理剖检观察,可见血液凝固不良,有大量的腹水,心包积液、胸水、关节囊液渗出,呈微红色,切开腕关节,有大量液体流出;胃内有蕨残留物,胃肠黏膜有点状出血;真胃严重出血和溃疡;皮下、脂肪、结缔组织、肌肉、黏膜、浆膜以及肝脏、肾脏、心脏、脾脏有点状、带状、块状的出血、瘀血和血肿;脑膜充血,脉络丛网呈红色,膀胱肿大,并有出血点,有的出现膀胱肿瘤。

 

4 治疗

 

   当发现牛群中毒时,应立即停止采食蕨类植物,并及时治疗。

4.1中药  秦艽、炒蒲黄、瞿麦、车前子、天花粉、黄芩、半枝莲、金银花30 g,白花蛇舌草、红花、当归、白芍、栀子、淡竹叶各20 g,甘草40 g,混合煎水,煮沸10~15 min后再加大黄100 g, 混合煎熬5~10 min即可, 冷却到35~38℃灌服。 以上为1天用药量, 每天服2次, 每次灌服1 500~2 000 ml, 连用2~3天。

 

4.2  西药(1)维生素B1 150 mg、维生素C 1 000 mg、维生素B12 0.25mg,磷酸氢钙120g,混合灌服,每天1次,连服2~3天。(2)静脉注射“409”代血浆1 000~1 500 ml;肌肉注射10%安钠咖20~30 ml;皮下注射1%硫酸阿托品20~30 ml,每天1次,连用2~3天。(3)内服硫酸钠50~100g,硫酸铜1~2g,以催吐排除胃内有毒物质。(4)为防继发感染,可选用广谱抗菌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采用以上综合疗法,牛蕨中毒症状轻的一般1~2天内痊愈,重的3~5内康复

 

5   典型病例

 

   王某某家1头3岁体重200 kg的骟牛发病前来就诊,主诉:该牛前两日上坡放牧时疲软,不愿走,强行追赶,步态不稳,后躯无力,有时要人扶,今天早上投草饲喂不采食,不反刍,粪便稀软带有红色血液。邀笔者前往诊治,经检查:患牛体温升高到41.9℃,鼻梁有血迹斑痕,嘴角流出带血的黏液,腹下部蜡黄,并有出血点,腕关节肿胀,排尿困难,尿中带血,不时发出嘶哑痛苦声,根据调查牛棚内饲草中混有大量的蕨的枝茎,说明该牛有采食蕨叶的病史,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初步诊断为蕨叶中毒,当即采取上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当天晚上症状缓解,并开始采食,有反刍,继续用药后,第3天下午患牛已恢复正常。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