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规模化肉牛场健康、安全、高效、优质发展,结合我区生产实践,制定了下列措施,供参考。
1 消毒
1.1 常用消毒药物 3%氢氧化钠,0.3%农乐,0.2%过氧乙酸,0.5%次氯酸钠,0.1%消毒威,0.5%百毒杀,0.2%灭毒净,0.05%强力消毒灵和生石灰等。消毒药物不能长期使用1种,至少要3种以上交替使用;也不可同时混合使用。
1.2 环境消毒 彻底清扫,垫平洼地,清除杂草堆物,定期灭蝇灭鼠,每周进行1次药物消毒。人员和车辆进出口设消毒池,池内放置3%氢氧化钠溶液,注意及时补充。
1.3 圈舍及饲养用具消毒 圈舍墙壁、屋顶、道路每半月消毒1次,饲养用具每周用消毒液刷洗1次。
1.4 牛体消毒 对新购进牛要连同运载工具一起用消毒药液(氢氧化钠除外)进行喷雾消毒,并隔离饲养观察30~45天,确认健康无病后再入舍饲养;对出售牛消毒后牵到指定地点装车,严禁购牛人员和车辆入场;正常饲养的牛每半月带畜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
1.5 工作人员消毒 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经淋浴后,更换消毒衣、帽、鞋才能进入牛舍。
2 驱虫
2.1 常用驱虫药物 首选虫克星(阿维菌素),其次可选用丙硫咪唑(抗蠕敏),硫双二氯酚(别丁)与精制敌百虫等。
2.2 驱虫程序
(1)胃肠道、肺线虫与蚧螨驱治:对所有新购牛选用丙硫咪唑10 mg/kg体重灌服;虫克星针剂0.2 mg/kg体重皮下注射,或用粉剂5~7 mg/kg体重灌服,进行一次驱虫。以后每年春秋(2~3月,8~9月)各驱虫1次,寄生虫严重地区,在5~6月可增加驱虫1次。幼畜一般在断奶前后进行1次保护性驱虫,8~9月龄再进行1次驱虫。母畜在分娩前驱虫1次,寄生虫严重地区产后3~4周再进行1次驱虫。
(2)肝片吸虫污染区,选用硫双二氯酚70~80 mg/kg体重,丙硫咪唑15 mg/kg体重,混合灌服,每年2~3月份和9~10月份各驱虫1次。
(3)驱虫后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杀灭成虫及虫卵。
3 免疫免疫程序见表1。
表1 牛重要传染病的免疫方法
疫病名称 疫苗种类 接种方法 备 注
口蹄疫 牛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1岁以下的犊牛肌肉注射2 ml,
成年牛3 ml犊牛4~5月龄首免,
20~30天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
炭疽 Ⅱ号炭疽芽孢苗 颈部皮内注射0.2 ml或皮下注射1 ml 每年1次
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油佐剂灭活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4 ml(犊牛减半)每年在蚊蝇孳生前半个月注射1次,间隔3周再注射1次
牛出血性败血症 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菌苗100公斤以下的牛皮下注射4 ml;100公斤以上的牛皮下注射6 ml 每9个月注射1次
气肿疽 气肿疽明矾菌苗 颈部或肩胛后缘皮下注射5 ml每年1次,6月龄以前注射的到6月龄时再注射1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