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
本县邻近的江西省某县有零星发生水牛急性死亡病例。地处两省交界交通要道的本县某村农户1头水牛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放牧回舍途中突然死亡,当时村兽医判断可能是中毒死亡。第3天同村的2头水牛突然死亡,隔日相邻的另二个村各有1头水牛死亡。市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化验室用细菌培养法确诊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紧急调进疫苗进行免疫注射,第12日疫情基本稳定。全县共发生2个乡1个镇、17个行政村,83头水牛发病,死亡18头。而3个乡(镇)的1 685头黄牛中无1头发病。
2 临床症状
发病牛多数为青壮年水牛。最急性型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均在放牧回舍途中或夜间在牛舍中死亡。急性型患牛精神沉郁,体温39.6~41℃,反刍停止,流涎,眼结膜发炎,流泪,呼吸困难,鼻有黏液性鼻液,多数病牛拉稀粪;
少数病牛舌肿胀,病程后期咽喉、胸前皮下有水肿。
3 剖检变化
最急性型剖检病变主要在肝和胃肠:肝异常肿大,切面弥漫性出血;真胃及十二指肠、空肠有广泛性出血;肾有变软,但出血不明显。急性型可视黏膜、浆膜出血,皮下、咽喉黏膜有急性出血性水肿,周围组织被浆液性浸润呈黄色胶冻样,淋巴结出血肿胀,脾脏多数无实质性变化,肺少数有肿胀切面并有红色肝变。
4 实验室检验
采取病畜的血液、水肿液进行涂片镜检,用碱性美蓝液染色,可见革兰氏阴性的两极着色的卵圆形小杆菌。经市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用病牛腿骨,无菌抽取骨髓样品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经37℃培养24h,见血琼平板上长出淡白色、圆形、针尖大小露滴样菌落,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
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化验室检验诊断本病为牛巴氏杆病。
5 防治
5.1 按常规对病牛进行隔离,加强饲养管理,用10%石灰水或3%烧碱溶液消毒牛舍。
5.2 发病牛初次用青霉素4~8万IU/kg体重,地塞米松6 ml静脉注射,另用磺胺嘧啶钠0.3 g/kg体重进行肌肉注射;以后改用阿莫西林每次4 g,磺胺6甲氧嘧啶钠30 ml分两侧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
5.3 强力霉素20 mg/kg体重或磺胺嘧啶钠40 mg/kg体重内服。
5.4 健康水牛紧急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体重100kg以上的牛注射6ml,体重100 kg以下注射4ml,每年1次,经注射后21天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9个月。经采取上述综合防制措施,共治愈病牛65头,死亡13头(不含急性死亡5头),至12日疫情基本稳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