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PRRSV有两个亚群:以欧洲原型病毒Lelystad virus(简称LV)为代表的A群和以美国原型病毒ATCC-VR-2332株为代表的B群。Pol等对PRRSV的一种欧洲型和两种美洲型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欧洲型和美洲型毒株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毒株在复制期间细胞种类的不同,此外还发现,尽管欧洲型和美洲型毒株属于不同的基因型,但是他们的形态发生过程并没有明显的差异。Bea等1987年首次在美国报道此病。1991年Wensvoot等分离并鉴定了PRRSV。1992年散播遍及整个北美和欧洲。1995年末,我国的郭宝清等从疑似本病的猪群中分离到PRRSV,从而证实PRRSV在我国存在。近年来,全国已有多个省市报道过该病的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1 诊断
1.1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等检查作出初步诊断。
1.1.1 流行病学 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感染PRRS,母猪和仔猪症状较生长、肥育猪严重。患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有报道指出,PRRSV最适宜生活在低温且紫外光照射少的环境中,在冬季PRRSV传播速度加快,猪(包括野猪)是能自然感染PRRSV的惟一的动物。PRRSV能存在于非怀孕母猪群中,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此外,含有PRRSV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也是潜在的污染源。在怀孕早期,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这可能与感染的巨噬细胞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有关。最新研究表明,该病存在垂直传播的迹象。Zimmerman等研究了鸟类的PRRS感染,结果发现鸟类感染PRRSV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有人提出PRRSV感染能增强圆环病毒(CPV2)在病猪体内的复制,Rovira等用对照实验成功地证实了这一假设。Mortensen等通过调查丹麦猪群感染PRRSV的各种可能因素,得出猪群感染PRRSV几率的增加与以下因素有关:(1)带有美洲型毒株(PRRSVUS)猪群的暴露。(2)购买潜在的携带有PRRSVUS的猪只。(3)猪群的扩增。(4)购买带有PRRSVUS种公猪的精液。他们同时指出通过气溶胶传播是该病毒传播的一种常见方式。
1.1.2 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不同年龄段的猪有不同的表现,根据病情的缓急一般分为3型。
(1)急性型:初期,猪群表现为食欲低下,发热(40~41℃)、昏睡和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持续1~3周。发病高峰的主要特征是母猪早产、晚期流产以及木乃伊胎和弱子增多;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增加,高峰期一般持续8~12周。1%~2%病猪5~7天后躯体末端皮肤发绀,呈蓝紫色,尤以耳尖最明显,但发绀时间很短。以下3项指标可用于衡量急性PRRS:流产或早产超过8%;死胎率超过20%;仔猪出生后第一周死亡率超过25%。
(2)慢性型:较急性型病情缓和,病期较长,对猪群的主要影响是由其他细菌或病毒侵害呼吸系统引起的继发感染,如鼻炎、肺炎等,感染猪生长率饲料报酬率降低。
(3)亚临床型:猪群血清学调查阳性率高达40%~50%,但出现临床症状的不过10%。目前对亚临床型PRRS认识不足。
1.1.3 病理剖检 最常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卡他性肺炎病灶区,肺肿胀硬化。特异性脾炎,脾呈紫色,脾头肿大,切面增生。还可能表现脑部多灶性血管周炎、单核细胞性心肌炎、淋巴浆细胞性鼻炎等病变。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丧失、上皮细胞肿胀、脱落。仔猪、育成猪病猪眼睑水肿,仔猪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有时肺呈黄褐色。
1.2 实验室检验
1.2.1 抗原检测
(1)荧光标记单株抗体法:可检查患猪肺、脾组织切片,检测病毒抗原所在位置。
(2)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这种方法是根据PRRSV的ORF7基因序列设计的1对引物,扩增出的312 bp基因片段,可直接检出巨噬细胞、血清、血浆、精液和细胞培养的PRRSV,且灵敏度高,还能鉴别诊断其他易混的病毒性传染病。高云等在对北京地区PRRSV分离、鉴定的基础上,采用RT-PCR和RFLP技术对国内分离毒株进行基因型鉴定,为PRRS诊断与防制提供抗原依据,并对RT-PCR检测PRRSV RNA作的样品处理方法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直接从PRRSV感染的细胞单层和培养物上清中检测PRRSVRNA,从而为RT-PCR应用于PRRSV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李勇等用RT-PCR对湖北省部分猪场PRRS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说明,湖北省流行的PRRS为美洲型;采用cDNA-Dig探针进行Southern转印杂交,进一步说明此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国外有学者用一种可靠敏感的PCR测定法检测了公猪精液中的PRRSV,结果发现,在精液的精浆中检查PRRSV是不可靠的。为研究带毒(PRRSV)猪的感染状况特点,Horter等分别用病毒分离、生物测定、RTnPCR的方法对多个不同的病样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用口咽上刮下来病料进行的RTnPCR是鉴别带毒猪的病样和诊断方法的最佳组合。他们还发现用ELISA测定的抗体反应不能确定带毒猪的感染状况。
1.2.2 血清学抗体检测
(1)免疫过氧化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可用本试验检测病猪和康复后猪的双份血清中的LV抗体。取50μl含100TCID50LV的培养液,加入带有新培养的巨噬细胞的微量滴定板孔内,培养48h后弃掉培养液,用0.15 M氯化钠冲洗,37℃干燥45 min,-20℃冷冻45 min。用含4%(W/V)多聚甲醛的冷PBS固定5 min,冲洗后加入1∶10稀释的待检血清(用含0.05%吐温80和4%马血清的0.15 M氯化钠稀释),37℃感化1 h后冲洗。加入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绵羊抗猪免疫的球蛋白,37℃孵育1h。用3-氨基-9-乙基咔唑染色,受感染的巨噬细胞将染成红色。这种方法特异性强,可测出感染后1~2周至12个月的抗体;抗体效价低于100为阴性。
(2)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可检测出感染后2~28天的IgM抗体,血清抗体效价低于1∶20者为阴性。Joo等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了接种不同PRRSV毒株猪的IgG和IgM抗体反应,结果发现,携带有IgM抗体的猪此前不久很可能受到PRRSV的感染。此外他们还指出对购买的种猪用常规检测抗体的方法就能检测出猪只是否感染了PRRSV。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测定感染后2周病毒抗体,当OD值大于或等于0.4时可判为阳性。法国目前已把ELISA法作为监测和诊断本病的常规手段。ELISA方法敏感、特异,比IPMA方法能更早的检测出抗体。间接ELISA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抗体,如PRRSV抗体,也可检测抗原。阻断ELISA(blocking ELISA)法可大批量检测血液样品中的PRRSV抗体。K.J.Srensen等分别用3种方法(阻断ELISA、间接ELISA、IPMA)检测PRRSV抗体,结果发现阻断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与另外两种方法相比,它成本较低廉,也更易于大面积推广。结果还发现,在感染早期检测抗体,阻断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IPMA相似,而比间接ELISA更高。在感染后期,阻断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比另外两种方法都高。双阻断ELISA法可检测抗体。有研究表明double blocking ELISA既能对PRRS进行大范围的血清学筛选同时也能在猪群中区别PRRSV欧洲株和美洲株引起的感染,与IPMA相比,双阻断ELISA能在PRRS感染的更后期区别出两种毒株引起的感染,无论此时患猪体内是否含有毒株。竞争性ELISA可检测抗体。Dea.S等成功地用该法检测出了PRRSV核衣壳蛋白的抗体。斑点ELISA法主要用于检测PRRSV抗体,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好。王刚等1996年用斑点ELISA对72份猪血清进行PRRS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3.3%,而用IFA则为30.6%。
(4)血清中和试验(SN):本法主要用于检测PRRS抗体,使用MARC-145细胞在96孔微量板上进行。传统的NT试验不能检出急性感染期抗体,并且需用双份血清。Yoon和Takikawa等在血清和病毒混合液中加入补体,提高了反应的敏感性,可在PRRSV感染早期作出诊断。这种改良后的方法最早在接种后8天即能检出NT抗体。接种11-21天和41-45天
抗体效价较高。
1.2.3 病毒分离 取流产或早产胎儿的脾脏和肺组织,以1∶10制成匀浆,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培养5天收毒,用Wensvoort等描述的免疫过氧化酶法染色或ELISA方法检测LV抗原。常用PAM(猪肺泡巨噬细胞)原代培养和继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任慧英等检测发现脾脏、淋巴结、扁桃体中病毒阳性信号最多,提示可将这些组织作为实际检测PRRSV时的首选材料。
1.2.4 电镜与胶体金免疫电镜检查 胶体金免疫电镜是一种新型血清学性质的检测法,它应用胶体金标记抗体球蛋白检测抗原,在电镜下作观察。Botner A.等从一个丹麦猪群中分离出了PRRSV并制成超薄切片,后用电镜观察发现病毒颗粒为球形,外面有一层病毒包膜直径为45~55nm,并含有一个30~35nm的核衣壳。
1.2.5 原位杂交法 该法利用反转录扩增所得的cDNA片段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或光敏生物或地高辛标记后制备DNA探针,通过Nerthern杂交检测PRRS培养物或病料中提取的RNA。任慧英等用RT-PCR扩增出编码PRRSV最保守的结构蛋白(M)的基因ORF6片段的cDNA,并将其克隆进质粒载体,制备出地高辛的核酸探针,建立原位杂交法检测PRRSV。
1.2.6 基因序列测定 对PRRS的基因序列分析的研究表明:欧洲型和美洲型可能是病毒在环境选择压力下进化成的不同基因型,PRRS的基因分型和抗原分型基本一致,其基因序列的差异是抗原型差异的基础。
1.2.7 单克隆抗体(McAb)分析法 McAb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剖析任何一种抗原物质的微细构结,加之它又具有均质纯的特点,故可利用McAb能更深刻、更全面分析抗原结构。用它可检测PRRSV感染。Nelson等用McAb区分了PRRSV的两个基因型,即欧洲型和美洲型,并且发现在PRRSV的15千道尔顿的蛋白上含有保守和散开两种抗原决定簇。
1.3 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应注意与其他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鉴别。
1.3.1 猪细小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猪细小病毒感染对仔猪危害较小,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此外,在发生流产、死胎、胎儿等异常情况时,母猪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与PRRS症状不同。
1.3.2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可通过病料接种家兔,在接种部位出现奇痒这一特征性症状可与PRRS加以区别。
1.3.3 猪日本乙型脑炎 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流产死胎,特别是木乃伊胎,公猪睾丸多为一侧性肿胀。这一点可与PRRS相区别。
1.3.4 猪瘟 在开始出现临床病猪1~2周后,疾病迅速传播到各种年龄的未免疫猪,死亡率很高,病猪常有白细胞减少,剖检时可见到猪瘟所特有的病变脾脏梗死可与PRRS相区别。
1.3.5 猪布鲁氏菌病 此病无明显季节性,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的第3个月,多为死胎,胎盘布满血点,极少有木乃伊胎。而发生PRRS时木乃伊胎数量增多。公猪睾丸多为两侧肿胀,附睾也肿。而发生PRRS时公猪无此症状。有的病例还发生关节炎,特别是后肢。
2 防制
目前该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关键是预防。防制原则是尽力切断或减少传染源及提高敏感动物的抗病能力与防止并发和继发感染。
2.1 严格引种检疫 健康猪群应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健康猪同病猪接触。禁止从有该病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种猪、猪精液与胚胎和血液制品,从非疫区进口的种猪要严格检疫。引进种猪到猪场后应严格隔离观察8周以上,在隔离期间的第4周和第8周应先后2次用ELISA进行血清学检测,凡均为阴性者,并认为无临床症状者方可转入生产群。
2.2 加强卫生消毒 搞好圈舍预防性消毒;要求产房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将腾空的产房进行全面消毒,用100℃开水冲,再用0.1%~0.2%甲醛消毒,待1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用复合酚消毒1次,方可转入母猪群;平时每周用复合酚带猪消毒两次。由于PRRSV对高温、干燥、过氧乙酸、各种有机酸及活性剂均敏感,故在实际消毒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消毒法及药剂。场内工作人员进出要严格消毒和换工作服;防止啮齿类动物、野生动物、禽及鸟类与猪接触。
2.3 及时上报疫情,严格隔离 本病一旦发生后,一经确诊应立即向上一级兽医防疫部门报告疫情,以便组织力量扑灭疫情,杜绝向周边猪场传播,并根据临床症状将猪群分为病猪、可疑病猪及假定健康猪群,进行严格隔离,人员、用具、圈舍严格分开;暂不售猪及引种,谢绝外来人员参观。
2.4 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尽量提早断奶,有条件的实行早期隔离断奶饲养(SEW),不同日龄的仔猪要相互隔离、分开饲养,还可实行早期同步断奶、异地隔离饲养、建立特殊母猪群免疫程序,建立无PRRS的猪群及哺乳期减群。
2.5 免疫预防 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登记注册了一种PRRS病毒疫苗新产品。它是有美国分离株所制备的弱毒疫苗;西班牙研制了一种灭活疫苗,这种疫苗是在肺泡巨噬细胞上生产的,产量有限。荷兰英特威国际有限公司制成PRRS双价苗Poreilis PRRS(保猪利PRRS)。我国也已成功试制出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耐热双价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二价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PRRSPPVPRV)三联耐热活疫苗并投放市场。我国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制的PRRS疫苗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免疫保护率达79%~85%。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其他疫苗,新一代疫苗将包括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国外有学者指出PRRS野毒具有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在PRRS野毒中的广泛存在以及抗体的多样性,所以应考虑将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的现象发展成为对PRRS的一种有效的免疫措施。Dewery等给来自不同国家的47头猪(事先同时已注射灭活苗)在其妊娠每一个阶段注射灭活苗,观察其繁殖行为,并与他们注射疫苗前的繁殖行为相比较,结果发现,在妊娠的任何时间注射疫苗,母猪都会出现以下情况:(1)断奶仔猪数量减少。(2)死胎数增加,(3)木乃伊胎数增加。而且那些最早暴发PRRS且同时注射疫苗的猪群损失最大。所有这些结果显示灭活苗仅能用于非妊娠的母猪。最新研究表明,接种PRRS活苗的仔猪能将活苗传播给从未接种过该苗的怀孕母猪并导致母猪发生严重的类似PRRS的疾病。
2.6 对症治疗 减少继发感染 张娟敏等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患PRRS病猪,无明显效果,只是减少了继发感染。国内有人通过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在饲料中增加多维含量,并使用中草药,增强了患PRRS病猪的抵抗力、防止了继发感染,降低了死亡率。
3 结束语
在规模化养猪不断扩大的今天,PRRS的危害日益严重。PRRS的发展不仅给养猪场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也给从事饲养繁殖和疫病防治以及国际贸易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因此,深入PRRS的研究将为临床诊断和疫病的防制开辟新途径,从而使PRRS得以有效地控制。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