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猪口蹄疫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
时间:2009-12-14 10:11:24来源:作者:山峰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料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牛、羊、猪等偶蹄动物都可发生;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常可见到仅猪发病,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猪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高峰,但在大型猪场及生猪集中的仓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常呈跳跃式流行,主要发生于集中饲养的猪场、仓库、城郊猪场及交通沿线;畜产品、人、动物、运输工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2、临诊症状态 病猪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3、实验室诊断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的特点,发病地区必须采取水疱液和水疱皮,迅速送到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以能作出确诊和鉴定出病毒型,才能采取针对性强的控制措施。 
  防治方法 
  1、如疑为口蹄疫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采集病料送检。 
  2、对发病现场进行封锁,并执行严格的封锁措施,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理。 
  3、对猪舍、环境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 
  4、病猪隔离,及时治疗。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促进口腔和蹄早日康复。 
  5、体重达到一定重量的病猪,经有关部门批准,可集中屠宰,按食品卫生部门的有关法规处理。一定要作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传播。 
  6、发病地区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有一定预防效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