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
在成批分娩系统当中,必须在短短几天之内完成所有分娩。预产期不在这几天范围之内的母猪需要通过前列腺素进行诱导分娩,这样才能在断奶时达到所需的体重。
断奶后返情过程拖延会打乱成批分娩计划。青年母猪的头一窝仔猪断奶、母猪体型不佳,或处在仲夏月份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这种情况下,断奶日龄应比正常略为提前。
成批分娩需要与人工授精技术相结合才行,因为人工授精技术可以降低必须的公猪数量。同时,必须采用先进的发情检测技术,因为错过发情的母猪繁殖周期会与正常母猪不一致。
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尽可能早地进行妊娠测试,将未怀孕的母猪转出组群,以便控制非生产天数。通过现代的超声波设备,在配种后18至20天即可对母猪进行妊娠检查。
批次管理的重点是保证任何时间任何批次都要以完整规模进行,每批能否达到完整规模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要想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必须保障连续的生产,必须保障实现各项生产目标。关键的生产目标包括: 母猪和青年母猪总头数 储备青年母猪头数 每批的配种母猪头数 每批的分娩母猪头数 哺乳期越长,就可以在忙碌的断奶、清洗、发情检测和配种之后、下一批分娩之前空出越多的时间间隔。
必须对青年母猪采取最高水平的管理。这方面最重要的要点是,要保证配种周当中发情青年母猪的头数足够,以便将计划淘汰的母猪替换下来。要实现这一点,可采取下列措施:
保证青年母猪转进的时机与断奶周吻合。
按照计划正确地对青年母猪进行管理、饲养以及公猪接触。
采用同期发情技术对青年母猪进行处理,让它们都能按要求在配种周发情。 青年母猪从到场直到转进繁殖群这段过程中,要对其发情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最好用切除输精管的公猪进行试情,这样青年母猪的发情表现更明显。最好每周从储备青年母猪中选出一部分繁殖周期和每三周一批的经产母猪相吻合的个体加入繁殖群。然而如果母猪的繁殖周期与正常批次不吻合的话,将会很难调整。
应首先保证每批的配种头数达到标准,如果不能达到,就不要淘汰任何母猪(患病或受伤的情况除外)。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准备淘汰的母猪也应进行配种,待第一次B超扫描或妊娠测试之后,如果产仔目标仍能保证完成的话,再行淘汰。总之,宁可产仔有些剩余,也不要让栏位空着。产仔后可将欲淘汰母猪所产的仔猪寄养给其它母猪,然后再将该母猪淘汰。
在制定配种计划的时候,应根据不同时间分娩率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分娩率下降的时期应适当增加配种头数,反之亦然。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批生产的优越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注意,那就是青年母猪和公猪更新的正确方式。这方面的要点在于,尽量避免因一次引入过多青年母猪或过于仓促地将新进猪只转入原有猪群而打乱原有猪群的健康平衡,使疾病乘机爆发。应对新进青年母猪和公猪进行隔离,让它们适应本场的病原环境。可在体重30kg时购入青年母猪,这样可以保证青年母猪有足够长的适应时间。
并不是每个猪场都适于实行成批分娩。关键是要做好各组群之间的隔离,确保高日龄的组群不会把疾病传染给低日龄的组群。实行成批分娩并不要求从断奶到出栏整个阶段一定采用全进全出,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批分娩在抑制疾病传播方面地优势。
实现成批分娩可能要求一些额外的投入。现有的猪舍配置可能无法满足成批分娩的要求,但通过调整内部分区也有可能适应成批分娩的要求。多数情况下,还可能要求额外的分娩设施。可能还要求额外的断奶仔猪栏位。断奶日龄也可能需要推迟。
在成批分娩系统当中,猪只的转群次数可以减少,从而减轻了应激对生长性能的影响。理想情况下,猪只一生只需经过两次转群,一次是从产房转入断奶仔猪舍,一次是断奶仔猪舍转入肥育猪舍。如果担心在寒冷季节断奶猪转入肥育猪舍时会太冷,可考虑空下一些栏位,而适当增加其它栏位的饲养密度。而当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则断奶仔猪转入育成舍时应按每头0.65 m2的饲养密度,这是对85kg以上体重猪只的推荐饲养密度。
对于存在PRRS问题的猪场,采用成批分娩技术之后发病日龄会推迟。这种情况下,猪只会在后期感染上病毒,在高日龄肥育猪当中会出现肺炎问题。在成批生产系统当中,管理要点在于保障每批猪适宜的群体数量,保证稳定的(最大的)产出,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收益。然而,成批分娩的实施难度较大,因此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较高。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参与转变计划的制定,并勤恳工作,保证计划成功实施。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