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
发酵床式养猪因环保、生态、省时、省工、省料、肉质好等显著特点受到欧美、德、日、韩等发达国家养猪业界的热烈欢迎,普及面很广,国内也正在大力推广普及。
一、基本原理
发酵床式猪圈养猪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中枢”性作用,采用高科技手段采集特定有益微生物,通过筛选、培养、检验、提纯、复壮与扩繁等工艺流程,形成具备强大活力的功能微生物菌种,再按一定的比例将其与锯末或木屑、辅助材料、活性剂、食盐等混合发酵制成品有机复合垫料,自动满足舍内牲猪对保温、通气、以及对微量元素生理性需求的一种环保生态型养猪模式。发酵床式猪舍内,牲猪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其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或转化;而猪只粪便所提供的营养使有益功能菌不断繁殖,形成高蛋白的菌丝,再被猪食入后,不但利于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还能使饲料转化率提高,投入产出比与料肉比降低,出栏相同体重的育肥猪可节省饲料20-30%,省去六至八成以上人工劳动。
二、如何操作
1、猪圈场地准备。 发酵床模式并无严格要求,既可因陋就简也可做得精致一些,按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发酵床有地上式和地下式.南方地区较湿润,地下水位较高,一般采用地上式发酵床为宜;北方地区较干燥,且地下水位较低,一般采用地下式发酵床为宜.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厘米,填满有机垫料后将仔猪放入。在地下水位低的地区,也可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在地面上砌成,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填入制好的有机垫料即可使用.
猪舍最重要的是要求通风采光好。规范的发酵床式猪舍一般要求通风采光良好,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南北可以敞开,采光充分、通风良好。
2、发酵菌种准备。 猪圈发酵床式养猪的其核心技术表现在菌种功能方面,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猪舍粪尿的降解效率,如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可以自行采集微生物菌种,但难度较大。而最保险也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从专门厂商购买发酵菌种,注意选用知名品牌或厂商的优质产品,如金宝贝猪圈发酵床发酵菌种因其发酵功能强、速度快、性价比优,受到用户欢迎,可以采用。发酵菌种用量。一般微生物发酵菌种的用量是
3、猪圈垫料层制作。 (1)垫料层组成。猪舍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制成,有机垫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锯末、木屑或切短铡碎的秸秆、土和少量粗盐.锯末或木屑约占垫料总重的90%,其质地松软,可吸收水分多.泥土要求新鲜干净无杂菌。(2)垫料层厚度。一般猪舍中垫料的总厚度约为50-100厘米,每平方米垫料重约150千克.有条件的可先铺30~40厘米厚的木段作为疏松通气底层,然后铺锯末或木屑;若木屑来源不足,也可先铺30-5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或30厘米厚的稻壳,然后再铺木屑,泥土的用量约占垫料总重的5-10%,要求使用未施过化肥或农药的干净泥土.垫料中加适量的盐有利于木屑的分解,用量为垫料总重的0.1-0.3%左右.(3)混料。将微生物发酵菌种、木屑、泥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食盐,有条件的还可加入少量的米糠、酒糟等,使水分含量达到60%,以保证功能微生物菌种能够大量繁殖,经一周左右即可开始发酵,垫料可常年不换.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菌种发酵作用,猪舍内臭味消失,蝇蛆停止繁殖.20天-1个月后,猪舍床底层也进入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丝,温度可达50~
4、 注意日常管理。(1)控制猪的饲料密度。猪的饲养密度不宜过高.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就会降低,一般以每头猪占1.2~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