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控制猪断奶期疾病的新途径...反朴归真?
时间:2009-12-18 11:49:18来源:作者:大山
作者:John Harding,萨斯喀彻温大学兽医内科学西部学院大型动物临床科学系 - 本文摘自2006年伦敦养猪大会文集。

控制猪断奶期疾病的新途径...反朴归真? - 作者:John Harding,萨斯喀彻温大学兽医内科学西部学院大型动物临床科学系 - 本文摘自2006年伦敦养猪大会文集。

引言

虽然我们的愿望极其美好,近20年里采用的许多改善猪群健康水平的新技术,例如:高健康制、全进全出制(AIAO)、早期的断奶隔离及场外生产,但却未能消除现代断奶舍中的疾病。此外,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一些新疾病的发生给猪场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同时在其他的猪场也带来了持久性的伤害。猪断奶期疾病一直在进化变异着,他们严重影响到生产人员和兽医工作者的生活,最终导致猪场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下降。

那么,解决断奶期疾病问题,是取决于新的技术开发,还是需要重新关注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生产措施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Rose等人(2003)证实,后者对法国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控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外,在瑞典这样一个具有很高生产力和健康水品的国家,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爆发看来明显是管理问题引起的--饲养周期缩短,卫生状况较差(Wallgren et al., 2005)。

毫无疑问,优良的生产条件可以减少断奶期疾病的影响。相反,猪来源地不同、空气质量差、饲养密度过大及低劣的卫生条件都会增加疾病的发生率。在当前这个PRRSV+PCV2频发的时期,以往的生产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保证养猪生产的成功。本文意图是借鉴西加拿大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对断奶期疾病控制最有影响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概述。

加拿大西部断奶舍的设计和管理

加拿大西部断奶舍的设计与管理千差万别。大多数断奶猪按猪舍采取全进全出制,断奶区设在场内和场外的情况都很常见。相比之下,整场实行全进全出的猪场还是很少的。随着大型母猪场(2000头以上母猪)的迅速发展,加拿大西部养猪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已避免了采用多来源的场外断奶设施。仔猪一般在16~28天断奶,断奶仔猪的体重为5~8kg。目前,为了提高猪断奶后的生产性能,猪的断奶时间有提前趋势。大公司多聘请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其中很多人以前没有养猪经验。然而,这些技术人员通过公司的训练计划或根据行业资助的培训计划被训练成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一些小的猪场,包括法裔聚居区在内,通常会在像断奶舍这样的关键地方安排经验丰富、工作效率高的技术员。然而,各个养殖场的执行标准不一。一些大公司断奶舍的位置和生物安全做得很好,但也算不上完美。普通病症,包括败血型症细菌性感染(猪副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猪放线杆菌、猪丹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低毒型)、猪流感、断奶后腹泻及关节炎等等,在某些猪群中还都有存在,但是呈灾难性的疾病爆发并不常见。对于大多数的猪场,死亡率保持在1%~2% 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实现断奶舍未来成功的八个“基本”要素:

    猪的来源:本人认为,促使加拿大西部猪群健康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是避免饲养多个来源地的猪。幸运的是,加拿大西部错过了那次将断奶后仔猪安置到场外生产点的公共断奶舍来促进养猪生产规模扩展的变革。由于很多的原因,西部养猪业建立了独立的、单一断奶来源断奶舍的大型母猪场。一般而言,增加断奶猪的来源地,疾病发生的风险也会相应的增加,每个猪场的健康状况必须做到一致,这决不是一件容易事。

    断奶舍位置和上游母猪场的选址:加拿大西部很多地区的猪场因为隔离严格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而不断获益。反过来说,隔离会增加运输费用,并且限制了优秀员工的聘任。目前已证实很多呼吸道病原体,包括支原体、猪流感、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但在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否通过空气传播的问题上却有相当多的争议。同样,饲养密度和疾病通过污染物体和生物性媒介物(啮齿类动物、昆虫、鸟类)进行传播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了解。在猪高密度饲养区,污染物和媒介动物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方案来预防疾病传播。

    母猪群稳定性和被动免疫:毫无疑问,在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这类疾病中, 母猪群的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类疾病极可能在母猪怀孕阶段由母猪传染给仔猪。此外,母猪的稳定性对于确保持续、高水平的被动免疫来说,其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被动免疫,或初乳免疫可以保护新生仔猪4~6周,因为这段时间新生仔猪适应性的免疫系统正在逐渐发育。初产母猪初乳中的抗体含量明显低于成熟母猪的初乳,因此,母猪更新率过高容易降低猪群的整体被动免疫水平,从而改变群居动态和增加仔猪以后疾病发生率。按胎次隔离饲养似乎就是通过这种机制来提高后代仔猪健康水平和生产力的。这样就可以产生比较健康的猪群,而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普遍采用按胎次饲养来控制支原体感染(Moore,2005)和猪繁殖呼吸综合征(Hollis,2005)。提高被动免疫力也是控制PMWS 的一种方法。在法国和德国,对分娩前母猪进行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的强化免疫,是一种减少断奶猪临床发病、损伤、体内病毒数量及PCV2排出量的有效方法(Charreyre,等人, 2005)。

    养猪生产流程:加拿大西部很多断奶场设施都是按全进全出方式设计的。要想有效的控制疾病,所有分娩母猪和断奶舍都必须采用严格的全进全出流程。一般来说,如果能仔细检查防病措施和寄养措施,避免仔猪在不同猪舍之间转移,那么很多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都能得到提高。所以说,许多猪场的生产流程实际上应该称为"残缺的"全进全出系统,常在畜舍间转移猪只,这样很容易将新的疾病引入健康猪群。另一方面,分娩舍工作人员不愿意抛弃健康不良或性能低下的仔猪,而将它们转移到断奶舍中,这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原因。

    混合感染: 虽然加拿大西部猪群具有高健康水平的巨大优势,但这一优势正在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减弱。强化的卫生措施清除了某些病原体,但有促使了另一些病原体发病。未来疾病控制方案将需要对付多种病原体同时感染的问题, 而不是单个病原体的问题。持续不断的社会压力将会减少预防性抗菌药的大规模应用, 但会促进新颖免疫技术的开发, 比如口服免疫和无针注射。

    人力资源:养猪业是一个以人为主的行业。训练有素和专业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庞大的财富,征聘和留住人才是加拿大西部养猪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是在一个与石油工业激烈竞争的地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提供已经成为边远草原地区许多大猪场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在萨斯喀彻温省和西马尼托巴湖区更为如此。大型专业化的猪场可为那些希望提高猪场经济收益的人,以及在养猪行业中寻求高回报职位的人员,提供富有竞争性的薪水福利、技术攻关以及新生活方式。

    管理体系:加拿大西部最成功的养猪生产行业已经开发出具有高效率的管理体系。所有的管理都遵循分析猪生长性能的数据、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以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合企业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以商品为基础的行业中,将来成功的管理要点包括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革新。平庸的管理只能产生平庸的结果。

    有效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标准操作规程都应该实际反映出猪场的最佳生产实践,应该得到落实。标准操作规程并不排斥新观念,其意义在于杜绝出现亚标准的生产操作。每个猪场都应该制定一套书面的操作规程,并且确立一套监测系统,用来评估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最终,每个猪场的操作都应按这些标准进行,并且这些标准还是很好的培训教材。在笔者见到的许多常见生产问题和健康问题都是直接由于缺乏标准操作模式或不按规定进行操作而引起的。这反映了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管理失误,但这对于未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标准操作模式或书面操作说明应该涉及以下各个方面:

卫生与空舍期 断奶年龄和体重(平均数、变异) 环境控制(温度、空气质量、湿度标准) 猪舍大小和饲养密度 饲养状况(食量、料位、喂食次数) 治疗、免疫接种、安乐死指南

总结

总之,在加拿大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断奶舍,安大略省也取得了成功。在此向这些养猪生产者表示致敬!但是养猪业是技术先进并且极有竞争力的行业。新的疾病已经出现并利用了我们管理系统中的纰漏。如何做好你的猪场断奶工作呢?本人认为关键是打好扎实基础、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实现好的生产措施,采用合理的生产流程,这些方面做好了,其它方面自然能够到位。

参考文献

Charreyre, C., S. Beseme, A. Brun, M. Boblot, F. Joisel, B. Lapostolle, P. Sierra, A. Vaganay. 2005. Vaccin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control of porcine circoviral diseases in pigs. Proc. International Conf. Animal Circoviruses and Associated Diseases, Belfast, Ireland. Sept. 11-13, 26-30.

Hollis, W. 2005. Implementation of parity segregation in production systems. In Parity Segregation: Application in the Industry. Proc. American Assoc. Swine Veterinarians, 17-22.

Moore, C. 2005. The beginnings of parity segregation, what we have learned, and how it will evolve. In Parity Segregation: Application in the Industry. Proc. American Assoc. Swine Veterinarians, 1-4.

Rose, N., G. Larour, G. Le Diguerher, E. Eveno, J.P. Jolly, P. Blanchard, A. Oger, M. Le Dimna, A. Jestin, F. Madec. 2003. Risk factors for porcine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 in 149 French farrow-to-finish herds. Prev. Vet. Med. 61:209-225.

Wallgren, P., F. Hasslung, G. Bergstrom, A. Linder, A. Belak, C. Hard af Segerstad, M. Stampe, B. Molander, T.B. Kallay, E. Norregard, C.J. Ehlorsson, M. Tornquist, C. Fossum, G.M. Allan, J.A. Robertsson. 2005.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 PMWS. The first year with the disease in Sweden. Vet. Quart. 26(4):170-187.


如果您想阅读本文集当中的其它文章,请点这里

2006年6月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