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当前规模化猪场主要流行疾病与综合防控策略
时间:2009-12-18 12:11:24来源:作者:山峰
        随着现代养猪模式的转变,规模化猪场猪群的疾病出现复杂化、全球化。过去“小米加***”的观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防控体系和猪的良好生存环境。要有生产兽医学的新观念,不能还停留在过去的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观念上。 250m—10km,这些模式都是集约化猪场防控疫病非常有效的手段,有条件者应更新观念,积极推行二阶段保育多点式饲养工艺,改地上保育为高床网上保育,试图不改善养猪设施,提高猪的生活福利,又想有高回报是不可能的。3.2.1 二点式饲养 在四阶段饲养基础上,把母猪和保育猪分开,结合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把仔猪转移到250m以外的场内保育。如下图:250m—10km     保育舍→生长舍→育成舍3.2.2 三点式饲养 是在二点式饲养基础上,再把保育猪与生长猪分开,分别饲养于相对独立的场内,相距250m—10km。如下图:250m—10km    保育舍250m—10km    生长舍→育成舍3.2.3 四点式饲养 是把后备种猪、经产母猪、保育猪、生长育成猪分别在相距250m以上独立的场饲养。
<--内容结束d-->4.1.1 大环境通风,小环境保暖。大环境通风是减少呼吸道病重要手段。但寒冷季节又要确保小猪小环境暖和;夏天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总之,要处理好温度、通风、湿度之间的关系,以人在猪舍内感觉舒适为度。南方高温高湿,敞开式猪舍配以优质、保温性能好的卷帘最为经济实用,猪舍檐高最好不低于3.5m,各栋猪舍之间要有宽阔的间隔(舍高的4倍以上),才能保证有效通风,周围种上快长、高大、四季常绿的树木,如桉树、樟树等,有很好的降温效果和调节环境气候作用。4.1.2 猪场要有隔离带,远离污染源。处理好污水、粪便及死猪,场内划分人、猪专用道路和运输饲料车辆道路。4.1.3 定期消毒,搞好环境卫生,使环境病原降到最低。如果病原污染严重,猪的抗体水平就会下降很快,由于抗体的消耗,将会导致免疫失败,猪群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结合全进全出,空栏舍的消毒,要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高压水冲洗→3%烧碱喷洒→高压水冲洗→火焰消毒→化学消毒剂消毒→空置一周进猪。常规每周2~3次带猪消毒,定期更换消毒剂,避免病原产生耐药性。4.1.4 建立卫生防疫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车辆、动物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场内先更衣换鞋洗手,各栋猪舍设置消毒脚盘,。充分认识灭鼠灭蝇的重要性,用环丙氨嗪混料,可有效控制苍蝇繁殖。4.1.5 适当降低猪群密度,及时隔离残弱病猪。保育猪每头占栏面积不少于0.3m2,生长猪每头不少于0.55m2,育肥猪不少于1.0m2。热天以标准密度头数的80%为宜。及时隔离病、弱、残猪,把毛松、苍白、气喘、沉郁、浮肿、消瘦等症状的猪挑出到病猪栏中,加强护理,用代乳料加水调成糊状稀喂,加入葡萄糖、电解质、多维及有效药物,同时淘汰无治疗价值和饲养价值的病猪。4.2.1 免疫监测 每年进行1~2次血检,一方面,普查某些特定病原的存在,淘汰血清抗原阳性猪,建立无特定病原猪群。另一方面,检测抗体水平消长规律,正确确定首免日龄,即首免应在抗体滴度为1:16~1:32之时,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导致免疫失败。4.2.2 优化免疫谱 当前可免疫的疫病有20多种,免疫程序无法安排,猪群因免疫应激带来的负面很大。一些非必要免疫如:猪丹毒、猪肺疫、黄白痢、TGE、链球菌病、支原体肺炎等,应减少或优化免疫,呈散发性的疾病而动用全群免疫是得不偿失的,它们大多有特效药物能控制(杨汉春,2004;卢惟本,2005)。病毒性病如猪瘟、伪狂犬、口蹄疫、乙脑、猪细小病毒病等,因无有效治疗方法,危害性较大,免疫程序应优先考虑,PRRS、PRV能引发细菌病继发感染,是呼吸道病的祸首,当前这类病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不确切,众说纷纭。控制PRRS、PRDC、PMWS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支原体肺炎,建议制作自家组织灭活苗免疫,效果满意,但病料必须要采自本场典型症状的病猪。猪链球菌病也是能引起呼吸道综合征疾病之一,近年有上升趋势,多发于4~12周龄,PMWS又多发于6~8周龄,此时常导致多种疾病混合感染,所以,如是必要免疫,建议在10日龄左右使用多价苗4头份注射,14天后产生坚强免疫力,正好是链球菌病高发时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注射疫苗前后3天内应停用治疗量药物。4.2.3 引种 从外地引种的种猪要隔离检疫,经检测阳性者要坚决淘汰,阴性者隔离3个月后经必要的免疫注射后才能混群。应在相对固定的场引种,切忌多而杂,不到阳性场引种。125克或加康400克+强力霉素150克或金霉素300~500克,可配伍阿莫西林250克,或环丙沙星200克,或头孢噻呋100克,或磺胺-6-甲氧嘧啶500克,用利高霉素500~1000克可预防消化道疾病。各阶段药物保健可参考下面方案,灵活运用。4.3.1 后备母猪保健 80%枝原净125克+强力霉素100克,每月投药一周,直至配种。4.3.2 生产母猪保健 种猪群是否健康决定着全场猪群安全命脉,种猪的防疫和保健应是重中之重,不能麻痹大意。加康400g+洛沙丁1000克,在产前产后各用一周,断奶后用一周。母猪在产前应驱虫一次,包括球虫,母猪进产房前要严格冲洗消毒,产前也要擦洗外阴乳房。应用氯前列腺烯醇,同时,母猪产仔过程输液保健,使用抗菌素和缩宫素。做好这些工作,可净化母猪所带的病原,防止隐性病原传给仔猪,有效预防母猪MMA,提高母猪发情受胎率。4.3.3 哺乳仔猪保健 在教槽料中加入加康400g+硫酸粘杆菌素100克。三日龄内补铁,口服抗球虫药物如百球清等,在3、7、21日龄肌肉注射“加康”注射液,提前控制仔猪腹泻和副猪嗜血杆菌,减少呼吸道病发生。4.3.4 断奶仔猪保健 拌料给药:在断奶前后各一周,加康400克+强力霉素300克,对细菌和附红细胞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断奶时饮水加药:柠檬酸、葡萄糖、骏维安、安泰,新霉素。仔猪可应用免疫增强剂,如“抗疫键”等,在30日龄和90日龄各1次,每次15天。4.3.5 保育猪保健:加康400克+强力霉素300克,在7周龄开始投药,连用一周。4.3.6 生长肥育猪保健 骏安300克+强力霉素150克,在13周龄和17周龄各投药一周。2L/min,经常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水拌料是提高母猪热天采食量很好的办法。给猪创造个舒适、安静环境,降低饲养密度,减少惊吓。换料要缓,有一周的过渡期,在饮水中加入柠檬酸、电解质多维和抗生素。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